第135章 叛军夜袭神策门-《晚清第一枭雄》


    第(2/3)页

    二人下楼。傅善祥到吴捷来到一间收藏金石古玩的房间,从墙壁上取下一柄古剑。

    在烛光闪烁下,此剑长逾二尺,剑柄襄有珠玉。吴捷拔剑出鞘,“嗖”的一声嘶鸣,剑身保存完好,剑锋敏锐,略有锈迹,在烛光下闪出点点幽光。

    吴捷忍不住赞叹道:“好一把宝剑!”

    但凡外人出入东王府,必须搜缴武器,绝不允许携带武器进入王府。

    傅善祥说:“此剑名叫辅尧剑,甚有来历。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与戚继光齐名,时称‘俞龙戚虎’,但俞大猷操守品德优于戚继光。他缴获了一把日本将领的武士刀,将其熔断重铸,得到此剑。

    “俞大猷字志辅,又字逊尧,便将此剑取名辅尧剑。辅尧,又有辅佐尧舜之意。后来,几经辗转,此剑落入南明督师史可法手中。

    “史可法在拥立弘光帝问题上犯错,他忍辱负重,不得不离开金陵,到扬州督师,抵抗清妖南下。为团结朝廷众臣,他将此剑赠予权臣马士英,希望马士英以大局为重,团结东林党。

    “谁知道,马士英排挤东林党,引荐奸臣阮大铖,朝政败坏。南明弘光朝只一年时间便土崩瓦解。马士英仓促出京,逃到浙江投奔鲁监国,阮大铖则投降清妖。

    “此剑也就流落在天京。太平军攻入天京,实行圣库制度,搜缴到这把宝剑。底下人讨好杨秀清,便把这辅尧剑献给他,说他有辅尧之才。”

    吴捷抚摸着剑身,回想起南明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感慨地说道:“想不到,这把剑竟是俞大猷、史可法两位先哲用过的剑。今日到我手中,岂非天意?”

    傅善祥叹口气说:“辅尧剑到相公手里,尧舜又是谁呢?相公又能辅佐谁呢?”

    吴捷笑笑,豪情万丈地说:“娘子学贯五车,岂不闻孟子有云‘人皆可以为尧舜’。洪秀全、杨秀清做不了尧舜,咱们不妨努力,试着做一下尧舜!”

    傅善祥闻言又惊又喜,说道:“相公胸怀大志,奴家不胜欢喜。”

    吴捷怀揣宝剑,向傅善祥告别。

    出了紫环坞大门,没走几步,有人厉声喝道:“站住,口令?”

    吴捷哪知道口令?回头一看,只见身后四五个兵丁,也不举火把,埋伏在紫环坞外。他知道太平军军令严整,夜晚不得无故出行。路人夜行,遇上兵丁巡逻,若答不上口令,兵丁可径行杀人,不负责任。

    情急之下,他喊道:“我是殿前左一指挥吴捷!”

    当中一人应道:“原来是指挥大人。”

    听声音,似乎是黄功华,这几天一直跟着吴捷。

    那人走上前来,吴捷一看,果然是他。

    吴捷冷笑道:“你可真是用心,大晚上也不睡觉,还要保护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