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泊船下关-《晚清第一枭雄》


    第(3/3)页

    当时,罗大纲、吴捷、胡以晄等异姓大将屡屡建功。洪杨为了集权,便有意培养国宗,让这些同姓的“王亲国戚”建立战功。毕竟,他们要坐稳江山,还是用自己人可靠。

    周庭森是杨秀清的妾弟,又没有能力,基本不可能受封国宗,更不可能做“国宗提督军务”。

    他不明就里,还心心念念要守湖口呢?当然要卖力打仗了。

    吴捷挑了挑油灯芯,使船舱内的亮度提升不少。他问康可铨:“周庭森这个草包,心地倒也不坏。你觉得,他是想留在天京,还是想去镇守湖口?”

    康可铨挑了下眉毛,坚定地说:“他想去湖口,多次问我什么时候能去。”

    吴捷叹了口气,说道:“他倒好,去哪都无所谓。我是担心你,你在天京城外表现不错,得到杨秀清的赏识。若他不肯放你,让你长期留在天京,我怎么办?就算我去了九江,手上缺少你这样的大将,不好开拓事业呀!”

    这话说得言不由衷。左七军中人才济济,如冯桂芳,才干便在康可铨之上。吴捷这样说,也是有意敲打康可铨,提醒他不要自立门户。

    康可铨会意,连忙说:“会长多虑了。会长英明果敢,何愁不能在九江开拓事业。若我能追随会长去九江,这样最好。如若不然,我们也不好强求。说不定,还会因祸得福。”

    吴捷来了兴趣,凑近身子,却听康可铨继续说:“会长想,我留在天京,为会长布下一手好棋。日后洪杨相争,我在天京近水楼台,也好就近掌握情况,灵机处置。”

    吴捷眼见一亮,经康可铨这么一说,他转而改变了观念,觉得还是留康可铨在天京为好。这样的话,复兴会便能在天京打下一颗楔子。

    见吴捷动心,康可铨凑近身子,说:“赖汉英去西征时,告诉我一个秘密。他在天京留有心腹,发展了几个复兴会员。这几个新会员都和赖汉英单线联系,有的还在天京官居要职。”

    居然有这事,吴捷大感兴趣,问:“大概是哪些人?有范围吗?”

    康可铨摇摇头,说:“不清楚。我一直在城外作战,从未进过天京。”

    吴捷心想,自己这次进京,得想办法接触这几个新会员。他问:“我这次进京,天京城外太平军可有什么说法?左七军口碑如何?”

    康可铨面露微笑,说:“洪杨十分高兴,派人大肆宣扬,说洋兄弟带着洋枪洋炮进京,帮助天国诛妖。城外守军士气高涨,认为左七军是新军,却屡立战功,足见会长带兵有方。”

    吴捷笑笑,说:“这样的话,我也就放心了。我明日进城,万一遇到危险,还要仰仗老弟费心营救。”

    康可铨拍拍胸脯,说道:“会长放心,若洪杨胆敢加害会长,我第一个提兵攻城,杀洪杨一个措手不及。”

    有康可铨两千兵马在城外,吴捷心安不少。

    两人聊至四更方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