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慨以言志-《晚清第一枭雄》


    第(3/3)页

    “西方列强虽被华人视为蛮夷小邦,其文化、制度、科学、风俗等却处处领先华夏。如不列颠,其国虽有君主,然君主无权,大权皆由民选的议会掌握。诸列强以共和聚民意,以科技领实业,以实业兴民富,以教育开民智,故能成其强。小弟反清倒在其次,最主要的乃是要立共和制度、兴科技实业、夯基础教育。如此,华夏方能复兴,百姓方能安康。”

    “好!好!好!”罗大纲忍不住连声叫好,说:“我就知道你气质不凡,必定胸怀大志,非太平军中的莽夫、满清官场中的腐儒可比。我虽听不懂这共和、科技、教育,却也在广东听人说过洋务。华夏内忧外患,拜上帝会救不了中国,日后救亡图存,恐怕还要学习列强、办理洋务。”

    罗大纲虽是个草莽英雄,却见多识广,朋友遍布三教九流,极具战略眼光。他是太平军中少有的明白人,可惜不见用于洪秀全、杨秀清。

    唯独西王萧朝贵与他交好,可西王只是副军师,凡事都仰承东王旨意。

    学习列强、办理洋务,这话说起来简单,办起来何其艰难。吴捷在太平军中立足未稳,尚未取信于诸王,遑论学列强、办洋务呢?

    罗大纲兴奋之余,意识到眼下的诸多困难,心里像被人泼了盆冷水。

    吴捷见状,说道:“大哥,咱们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先在太平军中站稳脚跟,慢慢扩充队伍。若诸王虚心纳谏,情愿办理洋务,咱们就尽心辅佐他们。若咱们不被诸王重用,兴国强军的主张不被采纳,咱们再伺机而动,另立旗帜,如何?”

    吴捷心里知道,这不过是安慰罗大纲的假话。诸王出身草莽,个个心狠手辣,哪懂什么洋务?日后天京事变,诸王相残,结局何等残酷!

    罗大纲望着满天灿烂的繁星,叹道:“天地何其宏大,个人何其渺小。人果能胜天乎?明太祖朱元璋以一介布衣,竟能倾覆元室,恢复中华。如今,咱们可比明太祖强太多了。若齐心协力,或也可以驱除鞑虏,复兴华夏。”

    想不到罗大纲一介莽夫,竟有这般大志向。吴捷心受鼓舞,说道:

    “事在人为。太平军以拜上帝会为武器,尚能鼓动如此多人,搅得南方天翻地覆。将来,我们以驱除鞑虏、复兴华夏为口号,定能号召天下豪杰,干一番大事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