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达成意向-《重生之金融风暴》
第(2/3)页
这也正是李文把部分表出来的目标之一,当关系叠加时,猜忌就成了可能。
“我也理解政府的政策的,不敢求什么过分的要求,只是希望在香港行走时,政府能照顾一二,避免一些没必要的麻烦。”
把部分资金转道回香港,设立投资公司不是李文的临时起意,自在纳斯达克市场获利开始便有了这个计划。毕竟家里的亲朋好友们都在大陆,让他们跟随去国外定居,估计他们不会愿意,而香港离小沥很近,一趟回来也只需几个小时,正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国际金融中心,一个自由港,资本的出入管理较宽松,可以方便以后的投资。另一方面,在香港设立投资公司既可以有效与中央政府联系,又能避开一些大陆的无奈政策和麻烦。
不是李文的爱国心泛滥,既然能重生回来,自已又有这个能力,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尽可能做一些对国家有利的事,李文觉得还是必要的。根在这里,并不能因为一小些不合理的存在,就去全盘否定的。
“如果是这个的话,我想政府是很欢迎李先生的投资的。”成思守心里微一叹,并不是为李文的要求简单而发叹,而是没想到李文想出这样一个要求。
一个有政府影子的商人,确实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个对于中央来说,也并不是什么难题,只是几句话的事。成思守却知道,这似乎是件很简单的事,如果仔细去想想,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当政府的话传出后,李文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受中央政府的保驾护航,以后李文在香港这一亩三分地上行走,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动的了。不由心里对李文看高了几分。
几句话换取到5亿美元,并不算过分,但,用5亿美元换这样几句话也值。
“不知李先生大概会在什么时候把资金转回香港?”四人中,吴斌没说话的资格,杨玉成是党组副书记,所以,黑脸只能让袁礼刚来唱。
“最迟在五月中旬。”李文知道他们担心什么,给了他们一个可接受的时间。
“李先生还有其它方面的条件么?”杨玉成道,他并不相信李文用5亿美元的代价只是为了换取政府的点点照顾。
“听说有多家外资公司向国家计委能源局提出要与中海油总公司合作发开东海春晓油气田?”
前世里,中海油为了融资开发春晓油气田,“引入”了壳牌及优尼科两家石油公司,壳牌拆资2亿美元认购中海油发行的股票,优尼科的背后是美国国际集团(gia),而gia是配售的投资机构之一。
最后经过多方谈判,中石化也参与了进来,虽然四方中,中海油与中石化合起来绝对控股,但被外商分享春晓油气田丰厚的利润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这些都不是最让人心痛的,毕竟这两家公司的参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资金,也为中国的石油公司注入了先进的技术,也算是利益均沾,各取所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