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谋官-《桃华》


    第(3/3)页

    因来袭之敌不多,福州方面便未大张旗鼓向朝廷报捷——其实要按福州知府的意思是想报来着,但被陆大将军阻止了,言道等他后年入京述职,会亲自向皇帝面禀。福州知府虽然有点舍不得这功劳,但因那施放老鼠的倭人入城,他也跑不了一个失察的罪名,倒不如陆大将军面圣,还能替他开脱一二。

    “陆大将军此次入京述职,便是想着为你也表一表功劳?”蒋老太爷微微有些动容。若是在奏章里写到一个商人捐药草,朝廷最多给点赏金,再夸奖几句,撑破天表彰个义商什么的,也就到头了。然而蒋铸方才所说的是谋官,也就是说,陆大将军是想当面代他向皇帝讨个官职,这可不是小事!

    蒋铸笑得很谦虚:“陆大将军素来仁义……”

    小于氏闭紧了嘴唇,一言不发。本朝不像前朝那么苛刻,即使是商家子,也能参加科考,只是一旦自己亲自经商,那就不行了。蒋铸不但自己经商,连蒋楠华现在也在学着经商,本是至少父子两代都别想入仕途的。可倘若陆大将军真的替他讨了这个官职来,哪怕只是个闲官,这门楣就立刻变了。

    连蒋老太爷都露出了一丝高兴的模样,不过随即便道:“此事也不可强求,若能成自然最好,若是不成——你捐药是为救城,并不是为得官。”

    “父亲说的是。”蒋铸低头答应,神态仍旧恭敬。

    “陆大将军亲自面圣请功,纵然不成也是极大的体面了。”蒋锡有些兴奋地道,“二哥一心为民,功在社稷,这是抹不掉的。”

    蒋铸眼中露出一丝笑意:“三弟过奖了。”这个堂弟不大会说讨巧的话,否则也不会说什么“纵然不成”了,但后头的夸赞却是发自肺腑,教人听了格外舒服些。其实当初他捐药时也不无私心,然而一心为民这样的话,谁都会更喜欢听的——有谁不愿意别人觉得自己是个高尚的人呢?

    于氏和小于氏婆媳两个沉默不语,厅中的气氛就有些古怪。景氏微微一笑,看向桃华:“这个是桃姐儿吗?十年不见,都出落成大姑娘了,生得这样俊俏,真是看着就叫人喜欢。”

    她这一开口,蒋锡才猛醒过来:“可不是十年没见了。桃华,还不快给二叔二婶见礼。”

    如此一来,厅里一众晚辈纷纷给蒋铸和景氏行礼,蒋楠华和蒋莲华又给蒋锡夫妇行礼,忙成一团。

    景氏一摆手,身后丫鬟立刻端上一个盘子,连着外头的几个丫鬟也走了进来,每人手里都珠光宝气,竟然是几套头面:“一晃眼不见,女孩儿们都出落得这样好,一个个跟花朵儿似的,正该好好打扮。这几套头面,你们每人一套。赶明儿三月三,戴着出去踏青玩耍。”

    这下连桃华都有点吃惊了。

    头面这东西可不是一件两件,而是成套的首饰。虽说给未出阁的女孩儿戴的头面不比成年人那般繁多,却也至少有发梳三支,钗和步摇各一对。景氏给的这个,还额外多加了一对耳坠,连蒋燕华都有。四个女孩儿,就是四套头面,均是赤金镶宝,这可是极大的手笔了。

    曹氏手里本来拿着要给蒋莲华的那支钗,顿时就僵住了。比起这些头面来,这钗也太拿不出手了。

    小于氏的脸色更难看。曹氏只是弟妹,她却是长嫂,刚才送给侄儿侄女的见面礼被这些头面一衬,简直寒酸到可笑的程度。

    蒋丹华看着送到自己面前的头面,眼睛不由得就向桃华面前那一套溜了过去。她素爱红色,可是景氏给她的这套头面,偏偏镶的都是珍珠,而把镶红宝的那套给了桃华。

    这些珍珠都是上好的,颗颗圆润,宝光莹莹,凭谁看了都得赞一声好东西,可偏偏珍珠颜色清淡,是她所不爱的。景氏送这种礼物,真是教人如梗在喉,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出。

    蒋丹华一口气憋着出不来,转眼看见曹氏面色有些尴尬,眼珠一转便大声道:“多谢二婶。三婶娘,您给二姐姐什么见面礼呀?”

    曹氏手里的钗大家都看见了,做工精细,份量也合适,然而比起这一套套的头面来,就差得太远了。然而曹氏又实在没有别的东西,只得从自己手腕上抹下一对镯子,一并递给蒋莲华,强笑道:“一点小东西,二姑娘拿着玩罢。”

    这对镯子是她去年生辰时蒋锡送她的,此刻抹下来送人十分肉疼,但心里又有些庆幸——幸而今日戴的不是南华郡主给的那对玉镯。

    蒋莲华却是恭恭敬敬地双手接过去,还仔细瞧了瞧,脸上就露出笑容来:“多谢三婶婶,这珊瑚珠颜色极正,侄女虽有一串珊瑚手串,却没有这个好呢。”

    她生得身材纤巧,眉眼与景氏极其肖似,气质却是不同。若说景氏肤白如雪,仿佛呵口气就会化,蒋莲华的肌肤却是白皙到有点半透明,如同水晶琉璃一般,让人不由自主就生起一种“轻拿轻放”的感觉。

    即使笑着的时候,蒋莲华眉宇间也仍旧有淡淡的冷意,但是言辞之恳切,却冲淡了这冷意。曹氏心里一松,一句话不经思索就溜了出来:“是郡主赏的呢。”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