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283章 到底是谁不要脸-《贞观无太子》


    第(2/3)页

    “听说大明王廷还有一种回风炉子,说是点燃之后,整个帐房里犹如夏日一般。”手下的商贾说道,“若是有了那东西,想必今年冬日再闹雪灾,我们也能熬过去。”

    慕容孝隽一听还有这样的物什,当即问道:“那为何此次没有买回来一些?”

    “大明那边说,一来是时节还没到,二来是价格比较昂贵,再者就是运输不太方便。”商人说道,“这一次,他们也就运来了一个,说是送给王爷的。”

    “还不快快拿进来。”慕容孝隽急切道。

    如果真有这样的物什,那对于冬日的草原来说,定是一大利器。

    商人闻言,立马吩咐人将那回风炉子抬了进来。

    炉子四四方方,像极了一张桌子。

    整个炉子都是用铁皮包裹,在炉子的正中则是一环又一环的铁环,一角处,有个出风口。

    慕容孝隽说道:“快快演示给本王看看。”

    “殿下,这东西用了后,冬日的帐房都堪比盛夏,这日子用这玩意合适么?”商人有些为难。

    慕容孝隽却是说道:“莫要啰嗦,赶紧,本王要看看它究竟有没有你所说的功效。”

    这回风炉真要是有他说的那个功效,那对于草原上过冬,绝对是神器般的存在,容不得他不重视。

    商人闻言,也就不再坚持,当即按照之前大明官员所教授的操作了起来。

    其实,最麻烦的是把那铁管弄出去,其他的都还不算什么。

    没一会儿,准备工作做完后,商人便喊来仆役在炉子里面点燃了牛粪。

    牛粪作为草原上最常见的燃料,倒是不稀奇。

    待火势起来后,慕容孝隽有些失望道:“也没你说的那么邪乎啊。”

    “大明的人说,这炉子要燃一会儿后才有效果。”商人倒是不着急。

    在炉子燃烧的时候,慕容孝隽又和商人聊了一些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将这些从大明王廷采购回来的物什卖到什么地方,什么价钱之类。

    按理说,慕容孝隽一个王爷,不应该过问这些才对,吐谷浑这些年再怎么困难,也困难不到他的头上。

    可架不住慕容孝隽也必须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啊,这些年,浇河郡虽然损失不大,但也不是没有损失,他也想给治下数十万的牧民一条活路。

    最重要的是,慕容顺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他难道还敢眼睁睁地看着牧民受灾不成?

    真要到了那一步,他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慕容顺。

    这段时间,不单单是他在想,吐谷浑的所有人其实都在想,慕容顺是怎么输的。

    他们想了半天没想明白,最后惊奇的发现,不管慕容顺是怎么输的,但李承乾从大唐带来的人就那么多,哪怕是铁勒部千里来投,但相比慕容顺还是不够看。

    最后他们发现,慕容顺之所以会输,是输在了民心。

    好吧,他们这结论其实也有些强词夺理,因为他们没一个人说,慕容顺之所以输,是输给了慕容伏允。

    可不管是什么原因,慕容孝隽也意识到了,民心很重要。

    所以,他必须忧国忧民。

    就在几人商议着的时候,王妃突然说道:“怎么突然间这么热了?”

    她这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慕容孝隽看向那个炉子当即就兴奋了起来,用手伸过去摸了一下:“哟哟哟,这么烫……”

    不过,他是一点儿不生气,当即哈哈大笑道,“好东西,这的确是个好东西,若是今年冬日我们浇河郡每个部落都多些这个炉子,那这个冬天老天爷就算是大雪不停,我们也不怕了。”

    他哪里知道,李承乾之所以送他这个炉子,就是钓鱼的饵。

    既然要钓整个浇河郡这条大鱼,饵料小了怎么能行?

    “王爷,这回风炉怕是价值不菲啊。”王妃在一旁说道,“一个回风炉,用铁料如此之多,估摸这明王也不会大肆出售。”

    铁料啊,在这个年代属于战略物资。

    “对的,王爷,这物什好归好,但是价值不好估摸。”商人也说道。

    慕容孝隽却是笑道:“放心吧,有的,都会有的,这样,接下来你们多跑几趟大明,赚钱嘛,不寒碜。”

    他其实已经猜到了李承乾的一些意图,但就算猜到了又如何?他们堵不住,只要有条件的,谁会在大冬天拒绝这样一个堪称神器的存在?

    不会的,也不可能会。

    既然如此,他现在只能借助商贸的便利,尽可能的多挣一些钱,为即将到来的冬天提前做准备。

    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明王廷的一些精美物什,也被慕容孝隽的商队卖到了吐谷浑的各个部落,甚至,他还卖给了途径吐谷浑的西域商队。

    大家就见着慕容孝隽仗着和大明王廷的贸易之便,疯狂的大赚特赚。

    这让吐谷浑其他的部落看着格外的眼红。

    当他们看到慕容孝隽大赚特赚的时候,当即也组织了商队专程赶到了日月山。

    可接待他们的李勤俭却是一脸歉意地说道:“抱歉诸位,我们和吐谷浑的贸易只在北邱城进行,你们是知道的,如今因为大唐对大明王廷禁绝了粮食贸易,我们两国的其他贸易虽然暂且还没问题,但是这种涉及到第三国的贸易,我们也是不敢大意。

    而且,大唐已经针对大明王廷经过大唐境内出口到其他国家的货物,加收了五成的过关税,且是双边征收。

    也就是说,从大唐走的话,我们要亏一半的钱,而你们也要多承担一半的成本,实在是得不偿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