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来源-《种田玉》
第(2/3)页
“三伯,您来了,我爸不在,您快进屋。慧慧,赶快去给三伯倒茶。”虽然这些天刘三今本上每天都要来刘海家好几趟,但是每次来,刘海几个小辈都会热情的端茶倒水,这不仅仅是因为还在年关,对于这个老村长的尊敬,刘海是发自内心的。
“小海,我不是来找你爸的。你赶快和我说说,那东西真的培育成功了?”
看着刘三满脸急切的脸,刘海微笑的点点头。
“三伯,早上我接到京城来的电话,我们学校的教授确定柘木幼苗培育成功了,可以马上移植到五村乡来了。我想,第一批幼苗就让我们毛河村来种植,现在啊,您得好好考虑,到底种植到什么地方合适。”
“好好好!”刘三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上次你和我说过这适合老虎肝种植的条件,我回去找了几个人好好商量过。发现有一个地方特别适合你说的条件,要不我马上带你去看看?我已经叫你武叔带人收拾好了,只要幼苗一到就可以马上下地种植!”
对于柘木的事情,刘三自然特别上心。刘海过年之前,便和刘三讲过一些适合柘木生长的地理条件,让刘三仔细考虑,倒是没想到刘三如此雷厉风行,连地方都收拾好了。
“是哪?”刘海有些好奇,刘三选的是哪个地方。对于柘木的生长条件,刘海已经研究的比较清楚,条件非常苛刻。
“就在五大坝边上的山坡上。”
五大坝刘海知道这个地方,在毛河上游,有一处拦截水流的大坝,两岸都是山坡,其中有一面山坡确实背阳,而且那个地方因为靠近毛河土地湿润,也易于浇灌,而且山坡下不远的地方还有人居住,能防外人偷盗,初步看来确实不错,基本上符合柘木种植的条件。
“嗯,那个地方不错,但是具体行不行,到时候还要经过具体考察之后才能够确定。三伯,你等下,我去打个电话。”
刘海的电话是打给新农社的指导老师周定生的,要安排人过来,只有周定生这个指导老师出门,那些测试仪器,没有他的批准,别人也带不过来。
对于刘海的决定,周定生一向很支持。二话没说,便答应马上安排郭亮带人把幼苗和仪器送过来。
末了,周定生说:“刘海,现在这个项目我已经向学校又重新报了上去,这次是特定报的柘木培育种植项目,是作为教授研究项目报的,由于学校还没开学,所以现在还没有答复,但是目前来看,立项的成功率很大。也把你的材料报上去了,你做好硕士研究生连读的准备。”
放下电话刘海也很兴奋,除了幼苗和测试仪器会很快调到毛河村之外,周定生最后一个消息也让他开心。要是柘木培育养殖的项目能够立起来,到时候,周定生便可以派专门的研究生到五村乡来负责柘木移植之后一连串的事情。
想要把柘木成片的培育出来,可不是只要把育苗简单的移植到地里那么简单,后面还有许多研究的事情要做,但是刘海等人比较还只是大学本科没毕业,甚至大部分都只是刚刚进入大学的大一生,开学之后必须回学校学习新知识的。
至于刘海一个大一新生,研究生特招的事情,却是周定生为刘海这个新农社社长争取的利益。这件事情刘海自己倒是不怎么放在心上,不过若是说给自己父母听,想来他们会十分高兴把。
现在家乡的一切都慢慢走上正轨,刘海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自己胸前的青苹果玉佩上了。
如今第四片功德树叶上已经凝聚了九百四十九份功德,只差五十份功德,刘海便能够第四片功德树叶!第四片功德树叶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刘海心里有些期待了。
果然,刘海的父母刘青林夫妇和老人对于刘海有可能在本科毕业之后直接读研究生的事情特别上心,也非常高兴。按照老人的话说,能够在京城读研究生,那可是相当于古时候进了翰林院!父亲刘青林虽然嘴说没说什么,却一直在旁边使劲的点头,似乎很赞成老人家的话。
“翰林院?”
刘海内心怀着淡淡的喜悦,看着讨论的欢的家人,思绪却飞得老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