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送别-《背着步枪回明朝》
第(2/3)页
汪直微微颔首,“不错。现在你明白朝中局势了吧。以前大明是皇帝忌惮大臣,大臣畏惧锦衣卫,锦衣卫畏惧皇上,这三者互相制衡。现在是大臣勾结锦衣卫,两者相安无事,各取所需。这些鼠目寸光之辈,以为如此一来,便可大小权柄在握,高枕无忧了。也不想想制衡一但打破,就是腥风血雨,惊涛骇浪。”
张述奇怪,“那为什么皇上不下令撤了他们?难道他们敢造反?”
汪直四面看了下,低声说道:“太祖、成祖两位皇帝都长寿,后面的四位先帝就都英年早逝。这其中有什么缘故你自己想。”
张述倒吸了一口冷气,难道是说锦衣卫竟敢暗杀皇帝?他不是历史学家,对明朝的印象也仅限于课本上的简单介绍,但是明朝皇帝大都短命还是记得的。
汪直看他的脸色,说道:“你明白了吧?万岁现在也仅仅希望制衡,而不会去刺激他们。欲速则不达。”
原来是这样,朝中大臣已经结成一个利益集团,皇上只要不碰他们的核心,他们就不会造反。大臣们也不愿意刺激皇帝,皇帝也不敢逼得太紧,麻杆打狼两头害怕。张述点点头,说道:“明白了。”
汪直说:“南方现在倭寇作乱,朝廷允许将领们招募家丁,你去了以后可以多蓦私军。守备只是个管军的职务,终究是要交革的,私军才是你的根本。”
张述抱拳,“是。”
汪直递给张述一个小包,说道:“这里面是福州大员的基本资料,你带着路上看。此去福州,好好干点事情出来。若是能把倭寇平息,便可以平步青云。至于银子咱家是没得给你了。西厂刚刚建立,处处用钱。又没得来源,拮据得很哪。”
张述点头说道:“明白。自力更生。”
汪直郑重地说道:“你这次去福州是接了圣旨的,钦命的福州守备。官虽然不大,但是你这算半个钦差,除了皇上没人能动得了你。去那里以后大展拳脚地干吧!”
交谈完毕后,公主和汪直回城去了,张述一行继续往南。
杨絮说:“公主真是天姿聪颖,一点都不像才十岁。我十岁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呢。”
张述点头,“是啊。皇家的教育,加上个人的天份。”
笛儿问道:“大人,你十岁的时候是什么样?”
张述笑笑没有回答,想着自己十岁的时候,在少年军校里边白天黑夜的接受训练,准备将来成为一个精锐士兵,或者也叫精锐炮灰。
天才他见得多了,同班同学大部分都是特殊人。比较起来,杨絮和笛儿才是正常人,但她比起后世的初中生来还是显得懂事得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