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驸马吃醋-《大佬她氪金种田》


    第(2/3)页

    这也是一种沾福气的事情,皇帝四十了,这些老人如何活到七十的,可以好好探讨探讨日常,而且,人老成精,有些事情老人家知道的更多。

    衍圣公老夫人这次也来了,她是这些人里岁数最大,地位也最高的,若是往年,衍圣公老夫人还真不一定会来,但是今年,高产稻的推广,还有设立农学府的事情,老夫人觉得自己必需要来,也见证见证一番盛况。

    除了赏菊,还有赏稻,各府送来十束稻谷进行品评,这都是从皇庄送去的种子,看哪里种植得最好,另行嘉奖。

    农学府的办理是王旭杰提出的,自从从夜九手里得到了一堆的农书,王旭杰就有了这个想法,不能死种地,想要种出好粮食好作物,还是需要会认字,这样才能开动脑筋去想去做。

    例如农具的改良,从前的自己连秧苗韭菜都分不清楚,如今也是一个种地的好手了,手里又新拿到的关于种植山药葛根的想法,王旭杰想到了更多的东西,这些都需要人去行动去做,但是普通百姓人家有几个识字的,所以农学府就有着存在的必要。

    不为科考,只为了开智明理。

    农学府要学认字,要学辨别土地,要学会给植物看病,要学开渠修建水道,还分了很多的学科,种粮食的,种水果的,种菜的,还有一个特殊的科目农具研究的。

    如今王旭杰已经整理出了三十七本农书,再加上自己编修的三本,一共能有四十本,将来说不得还会再增加,但凡不识字的,那都看不懂。

    虽然不是说认字就一定能懂,但是认字带来的好处却是少不了的。

    农学府主要招收百姓人家子弟,因为不科举,束脩上自然不能与一般私塾一样,但是到底又是学本事的,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自然不能流落到别的地方去,所以束脩可免,但是要签订契书,服从调遣,三年出师,十五年长契。

    不是卖身为奴,又能学一身本事,还包出师之后的工作安排,想要进入农学府的子弟数不胜数,为了这个名额抢破脑袋。

    毕竟一个学府能够容纳的学子有限,每年就只收五百人,五岁到十三岁者都可参加入学考试,通过者才能正式进入学府。

    王家出了个王大学士,开设了一个书院,但是要说书香世家,孔家绝对占第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