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有吗? 日日面对的妻子,李平还真没注意到,不过妹妹说的有道理,顺着她的话点头。 李红旗又说:“钱是挣不完的,大哥你别把心思都放在砖厂 ,现在嫂子怀孕了,更需要人关心照顾,不别忽视了她。” 李平这么大的人了,哪里还需要妹妹教他这些? 不过难得李红旗愿意多说,他做哥哥的听着,顺着,没别的了。 把人送上车,李安问:“哎,这次郝家旗不跟你一起回学校?” 李红旗:“……” 忘了。 这几天只顾着到处捡便宜买地皮,忘了跟郝家旗说一声她要提前回去的事。 “咳咳,”李红旗咳了下,跟李安说,“等会儿你去大王寨跟郝家旗说一声,让他跟半夏也说一声。” 李安呵呵笑。 到达目的地已经是第二天了。 迎接李红旗的是鹅毛般的大雪,但这一点儿不妨碍走街串巷在各个车站兜售商品的小商贩们。 瓜子,糖,地图,还有一些手工制作的精美小玩意儿,跟后世比起起来,他们兜售的物品还有些单一,不过这些招外地人喜欢,来首都一趟总不能空手回去。 车站也就成了小商贩们最想喜欢聚集的地方。 来来往往,讨价还价,这一幕在几年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政策放宽的尺度越来越宽,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在走私成风的华南地区,甚至出现了‘渔民不打渔,工人不做工,农民不种地,学生不上学,’一窝蜂的在公路沿线,街头巷尾兜售走私的现象。 很难有确切的数据证明这些走私到底涉及多大的商品流通量和交易金额,不过,它确实是很多人原始积累的方式。通过这种非法、不无血腥的“公众走私运动”,成就了一部分人。 物品管控还在严格把关的现如今,如此乱象必不长久,李红旗知道,这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先是八大王事件,紧接着就是打击投机倒把的力度猛然在全国展开,不少刚刚发展起来的民间企业一夜倒塌,走私严重的地方更是有人举家跑到国外。 是时候给刘志,金费冬他们提个醒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