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若先前还只是闻到一股淡淡的甜香的话,眼下随着自己的脚步接近,他闻到的就是一股霸道的,甜蜜的,也不知是啥,根本无法用词语形容出来的美好味道。 “他奶奶的,什么时候这边的街面上居然出了这么一家卖糕的?”,味道香死个人了!“不管了,爷上去瞧瞧去,要是价格不贵的话……”,反正自己也是一人吃饱全家不愁,要是这什么书生烤糕不贵的话,他也不是不可以买俩尝尝,便只是为了这霸道的香气。 话说万事俱备,只欠上手的小夫妻俩,那是完全没有卖东西的经验的。 于苏就想着,不管曾经在三江城时自己看到遇到的小摊贩,比如馄饨张挑担; 还是通阳县这边的巷子口包子铺; 或者是在菜市口支摊子的馄饨麻饼摊; 他们都是一大早天不亮就出摊,一直要等傍晚太阳都落山了,县城门都关了才收摊。 没有经验的于苏就有样学样,昨个晚上把东西准备好,今日一大早鸡叫了三遍就起床忙活开来。 每日卯时初起床练武的宋兴林见状,心疼堂客的他,才不顾于苏叮嘱的什么,他要读书上学不能没精神,不可早起的话。 宋兴林跟着一骨碌爬起床,小夫妻俩齐齐忙活开来,赶着最后一道更响完,他们就推着燃好了炭火的小食车子出了门。 这个时辰点,街面上静悄悄的,整个县城都静悄悄的,除了沿街一些卖早点、菜蔬的铺子在忙活着开门外,其他看到最多的,就是跟他们一样,大清早出门张罗着摆摊讨生活的人。 宋兴林推车,于苏在边上扶着照看,小夫妻俩到了街上,二人直奔赵捕头早就给他们张罗好的摊位上。 这里离着三元巷口很近,就在巷口转角包子铺的斜对面,背后靠着一颗高大的皂荚树,左边上也是道热闹的小巷街,右边是则是一家书斋,地理位置很是不错。 小夫妻俩都认可这位置,赵伯伯还亲自跟衙门打了招呼,跟书斋也招呼过了。 说起来,这一小块好位置被他们给占了,不少眼热却不得门路的人心里还不得劲呢。 话题扯远了,却说当下。 把车子停稳了,宋兴林从车头扶手抽下一张半高竹凳,才摆上,于苏撸起袖子就准备开烤,一边忙活,她还一边催促宋兴林回去补补觉,宋兴林自是不肯。 小夫妻正就此争论呢,耳边突然传来一道陌生的声音。 “嘿,小孩,你们这卖的是什么糕?可好啦?怎么卖的,好吃不?” 怎么卖的?好吃不? 那必须好吃呀! 听到动静,忙活的小两口目光如电的看向来人,那绿油油的目光,硬是看的更夫不由后退两步。 于苏浑然不觉异样,紧抓机会,根本不给被吓一跳的更夫任何逃跑的机会,立刻掀开手里的铁板,露出里头烤的差不多的金黄小蛋糕,笑眯眯的对着来人道。 “这位客人,我们家书生烤糕,用料实在味道好,好吃那是必须的!” 说着话呢,她的小爪子也没停下,伸向挂在小车跟前扶手上的小布袋,抓起自己老早就准备好的竹签,直接从铁板里头插起一个,比一元硬币稍大些的烤蛋糕递给对方, “叔,您尝尝。” 更夫没料到于苏这么热情,这时候啥都精贵,卖货的可自来没有给免费品尝这一说的。 眼前一大一小俩孩子,卖个糕,居然还给免费尝? 更夫啥吓一跳的心情也没了,不过面对这免费的,送到嘴边的事物嘛……更夫有些犹豫。 自己又不是那等占人小便宜的人,正想摇头拒绝呢,结果那霸道的香味,以其更霸道的方式,一个劲的往自己鼻孔里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