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年少记事 第十章 小白的危机(修)-《大唐后裔》


    第(2/3)页

    一盏茶的工夫,李易终于笑好了。理了理身上凌乱的衣服,站了起来,表情又恢复到原来那样。

    “哥,你刚才的样子太可爱了,下回得再表演一次。”雨荷竟然兴奋的说道。

    “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间。”李易故做正经的说道,众人也忙摆出一副聆听教诲的造型:“我要告诉你们一个通天的秘密,我们的最爱----小白,它不是条狗,而是只熊。”说完,李易开始了期待众人的反应。先是一阵的寂静,马上就是铺天盖地的笑声。

    “哥,这,这,这是我听到最好笑的笑话,你竟说小白不是狗,还,还是只熊。你现在真是太可爱了,见过这么多年还长不大的熊么?还是个吃素的。”雨荷在地上是笑着说道,还边说边比画着。

    说小白是只熊,相信的人确实很少,但父母怎能就把他当狗呢?连附近的人也这么认为,难到是“指鹿为马”,“众口铄金”,使得众人就这么的相信它是条狗,没有人怀疑。

    经过长时间的对父母和雨荷的思想教导,使得众人终于初步接受了小白是只熊,而非一条狗。看样子人们多年形成的习惯是不易改变的,就连父亲这么一为在数学上有一定造诣的人也一样。思想的转变果然困难。

    雨荷现在就抱着小白看来看去,连父母也放下了碗筷,共同来研究小白。

    “看,它的鼻子有点长,有点象猪的一样,不过比猪可爱多了。”雨荷兴奋的说道。“算你有眼光,神农架白熊的鼻子就是有点象猪的鼻子,都是往外凸的。”李易心中想到。

    。。。。。。

    “小白呀,都怪我们不好,竟把你当狗养了这么多年,小的时候还让你学狗叫,你不会怪我吧,明天就把你的狗窝给拆了,给你换个熊窝。怎样,高兴吧。”雨荷歉意的说道。

    什么和什么么?这是李易现在唯一能想的。

    “完了,今天星期四,我还有课,现在几点了,十点。好,好,我先走了,你们继续讨论,我要去上课了,被你们害死了。”父亲慌张的收拾好东西出了门。

    “哥,我们也有课是吧,今天的天气多好呀!”雨荷痴呆的说道,显然也反映了过来,只不过现实有点残酷,早上的课是不用上了。

    “铃”,“铃”,“铃”,“  铃”的电话响起,李易和雨荷赶紧躲远,显然这个电话是老师打来的可能极大。

    母亲接过李易传来的电话,展现出一副看我的表情。“您好,哦,你是王老师呀,我是他的妈妈,他今天有点发烧,我刚带他看过病,还没来的急给你打话,真是麻烦你了,我们家的雨荷也是有点发烧,他们一同去看病的,那就麻烦您帮她也请个假,对,是叫李雨荷。那真是谢谢您了。李易这孩子的表现怎么样,很不错,你太夸奖了,那是你们教育的好。。。。。。”母亲在那里开始了和老师的电话煲。李易和雨荷这才发现了母亲作为花店老板的厉害,硬是把老师的询问电话扯到了,鲜花美容上,搞的俩人是多么的相见恨晚一样。

    结束了电话煲,母亲看了下手表:“55分钟,还不行,没过小时大关,你门老师说了,过两天有个同事要结婚,就到我那里拿花。”

    “没说怎么处理我俩。”雨荷小声的问道。

    “还怎么处理,什么是也没有,算是病假,老娘出马,一个顶俩,这你们还不放心。你们上午就别出去了,要是让别人看见戳穿谎言可就不好”母亲叮嘱的说道。

    日子就在着样的一天天过去,小白的情况一点也没好转,但也没恶化。有点半死不活的感觉。中间去过一次一家较大的宠物医院,差点引起主人群体抛弃宠物事件,幸好李易见机行事,将小白抱走,要不然小白就成了其它宠物的罪魁祸首了。当一系列的检查做完时,一名医生拿起小白的检查表问道:“你们的宠物可真奇怪,身体强壮的不象条狗,可一点也检查不出来毛病,到象是一条天生的睡狗。”末了还问了一句,这狗是从哪买的,太可爱了,他也想买一只。

    雨荷现在最不希望有人叫小白是狗,所以对这位医生一直是冷眼相看,直到医生说出最后一句话才感到:这还差不多。然后留下一句:这是从非洲刚果产的一种新品种,一般的地方买不来。说完就抱着还在睡梦中的小白和家人走了。留下一脸思考表情的医生在那里:我没听说过这个品种呀,看来回去的作个新的记录。

    所有的办法都对小白的症状无用,李易决定带小白回它的出生地----神农架去看看,也许在那里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否则这么下去可不是个办法。这个想法的到家人的一致赞同。雨荷想去这美丽的传说之地看看,父亲的唯一亲戚--叔叔也在那里,原来没机会,现在趁着机会刚好回去看看。母亲也想过年出去转转,有这么个地方也不错。所一最后的结论就是等李易今年期末考完试后一家去神农架游玩。

    时间过的很快但仿佛过的又很慢。一学期的时间眨眼间就过去了。李易现在和家人在sh码头等坐去wh的船,整整两箱的东西要带,这还不加上一些小的东西,那两箱装的都是近来才采购的年货,父亲为了弥补这些年来的亲情损失,下大了力气去购买,这就有了这些东西。

    父亲的年纪实在是太大了,拿起这些东西很是困难,为了父亲的身体健康,李易一人承担了这写分量。不过话说回来,这点东西对李易来说还是算不了什么的。不过就这还惹来母亲对父亲的责骂,怪他带的东西太多,把小孩累坏了,毕竟李易只有刚到17的年龄。

    众人上了船,李易也双手拎着两个可以说不小的箱子跟在父亲的身后,而雨荷和母亲就夹在两人的中间,箱子不小,空间很足,父亲就在前面开道,好方便李易的“行驶”。

    今天父亲穿的是一见呢子的黑色外长套,底下是件中年灰色针线羊毛衫。下面则是一条黑色的长裤,外加一上富贵鸟的休闲皮鞋,穿着的很是舒服。父亲还是很幽默的说道:“要是再来副黑墨镜,就有点老大的风范了。”母亲还笑了父亲。

    现在看着父亲有写驼了的背影,还在向前困难的挤着,好为后面的母亲和儿女争取更大的移动空间,这让李易不自觉的就想起朱自清的《背影》,那种感觉几乎是一模一样。眼角就这么的湿了。看了看雨荷,显然雨荷也发现了这点,拿出纸巾正擦拭眼泪呢。俩人转头回看李易,见到的也是李易眼中充盈的泪水,雨荷马上就接过母亲递来的纸巾,趴在李易兄前,将他眼角的泪水擦干。谁也不想让父亲看的这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