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3-5)-《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第(1/3)页

      ————interlude————

      这是,回忆的梦境吧。

      自己已经第二次陷入这种模式了。

      相信别人也有过。

      比如诺拉和吕文俊,都是在未元力量刺激下恢复记忆的。

      我比较可笑,每次都是身临险境才开始的。

      而且这次是临死前的最后一次回忆。

      应该会把一生都回顾一遍吧?

      以前看过一本书,是研究灵魂的书。

      它上面写,其实每个人都已经死了,只是在临死前回忆往事而已。

      它否定了世界的真实性,把虚幻和现实搅和在了一起。

      “所有人的状态都是在回顾一生的状态,其实时间发展的比现在要快出一段时间。”

      如果按照那本书的理论说来,贝多芬希望掐住命运的咽喉,纯粹以卵击石之举。

      最终,贝多芬直到死,一直都被命运完全的控制中。

      因为一生已被命运束缚。

      回顾千遍,不过是回顾,没有决定命运的权力。

      击败命运?简直是“匹夫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然而,人类却不断地想要决定甚至改变自己的命运。

      对了,自己之前,也是那么不相信命运。

      认为沉浸在幻想中,就可以超脱现实。

      然而,其他人却一次次把我拉回现实。

      “小说吗?不错啊,但是你不可能写下去的。”

      “你真的在写吗?虽然以前听过,但一直认为你在吹牛!”

      “那种形式的写作,只能称作故事,不足以称作小说。差的太远了。”

      说这些话的,有老师,有同学。

      他们并不相信我能够写出什么作品。

      认为那是小孩子过家家,三分钟热度。

      没关系,就算他们全然不了解我默默的努力,我也不在乎。

      有些人的写作,是为了钱财,那些人叫做“网络写手”。

      有些人的写作,是为了学术,那些人叫做“专家”。

      有些人的写作,是为了艺术,那些人叫做“小说家”。

      而我的写作,只是为了开拓我脑海中的想象空间。于是,我被叫做“幻想主义者”。

      这绝不是褒义词。

      这个词语的性质是这么确定的:不从现实出发而思考问题,由于思考方式异于常人而被社会否定的极端分子。

      对,我就是这么一个人!

      这样的人,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求上进。

      但却为此无法自拔。

      他们坚信正义,最终被毁灭;坚信羁绊,最终被背叛。

      “应该……”是这种人的口头禅。

      其实,每个人都是幻想主义者,在他们孩提时。

      然而,孩子都希望快点长大。

      因为长大意味着成熟。

      越早成熟,越早长大。

      在他们看来成熟的标志是“现实主义”。

      所以,一些仅仅十几岁的少年,已经开始谈论什么“社会的黑暗”了。

      而与之对立的被认为是幻想主义者。

      他们不希望自己变得和对方一样“成熟”,了解所谓的“黑暗”。

      在幻想主义者眼中,成熟恰恰是“中二”、“自以为是”的表现。

      正因如此,自己才会相信自己,而不相信莉莉亚娜。

      所以,自己输了。

      ——interlude——out——

      “可恶!就算用念动力也没有办法治疗。”

      等等,他需要用未元的力量?

      昨天,自己也被刺伤了。

      是怎么获救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