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钱氏还有私心,孟瑶的绣工极好,熏陶一下,学点儿皮毛也好啊。 钱蓁蓁很开心,“孟姨,按理说,我应该拜师的。可我已经有了师父了,所以……不过您放心,我在您面前,执弟子礼。您有什么,只管吩咐我就成。” 孟瑶摆摆手,表示她不在意这些。 王夫子跟钱氏都很高兴,至少,这一年他们能够时常见着女儿了。 “不拜师,但要行拜师礼。”王夫子道。 他比较注重这个,所以,强烈要求。 孟瑶拗不过他,只得同意。 于是,赵小树跟钱蓁蓁的拜师礼一块儿举行。 孟瑶没想到来一趟会收个‘弟子’,她并没有准备见面礼,只能跟钱蓁蓁说见面礼回头给她补上。 赵小树从则是王夫子那里得了一套文房四宝,不如孟瑶准备的贵重,但是很适合他现在这个阶段使用。 钱蓁蓁给孟瑶的拜师礼是一本手札。 “这是这些年我跟着师父行走江湖记录下来的有趣的事儿,孟姨,您拿去,看个乐呵。”钱蓁蓁道。 钱氏稍微有些吃味,“你怎么从来没拿给我看?” “我房里还有好多本。”钱蓁蓁道,“娘你想看的话,回头我拿给您。我拓印了好多本,就是为了方便送朋友。” 这应该算是古代的出版吧? 孟瑶翻了几页,不愧是夫子的女儿,文学造诣在这儿,又不乏趣味,内容非常吸引人。 “蓁蓁你这个是不是可以放到书局去卖?”孟瑶提议。 “这哪儿能行?”钱蓁蓁摆手,不过是她写的见闻而已,哪里算书? “怎么不行?要知道,鲜少有女子能够像你这样四处游历。大多数女人,一生都是困在两个地方的。娘家,夫家。他们所到之处,大部分局限于娘家跟夫家周围。”孟瑶道,“你写的这些,刚好可以让她们见识一下外面的风景。” 钱氏自幼经商,在这方面,嗅觉敏锐的很。 当下就觉得孟瑶这个提议非常靠谱。 “我明日就拿着你写的游记去书局走一趟。”钱氏果断道。 钱蓁蓁大概是对经商这方面毫无兴趣,随意摆摆手,“娘你看着办就成。” “这笔买卖要是能谈妥了,所得利润是要分给你孟姨两成。”钱氏又道。 钱蓁蓁表示一切都听钱氏的。 孟瑶拒绝,她只是随口说了一句,哪里好意思跟着掺合?可惜她的拒绝直接被钱氏驳回,“你若是不说,她写的那些就是一堆没有意义的废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