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高下自有评说-《营销号成真了》


    第(1/3)页

    “各位水友上午好,我是于闲。”

    圣姑山风景区,《古代趣闻》的记者到位,肖旭日和工作人员穿着游牧民族传统盛装出镜,于闲也打开直播间。

    因为知道挖出来的会是什么化石,台词早已准备好。

    过了第一次直播,已经没必要时不时去刺激、调侃傅海涛了。

    于闲希望把身为古生物学者的科普义务发扬出来,昨天熬夜思考,如何将剑龙科的演化历程讲得正确又不那么枯燥。

    简直比写论文还费心思,不得不佩服科普和教育者们。

    提前有过直播预告又刚好碰上休息日,同时观看人数很快升到15万。

    没啥好激动的,于闲清楚这些人并非真心来看恐龙,只是想看两个古生物学者互相锤、争锋相对。

    没必要为了热度炒热度,做好自己的本分,学术高下自有评说。

    让工作人员拿着手机,于闲引导镜头进入石英洞窟。

    “这次我们在风景区开发到一半搁置的景点发现了恐龙化石的痕迹。”

    石英洞窟经过洒水降尘,没那么令人窒息,但糟糕的地形环境没法改变。

    直播间水友通过镜头感知到一二,就看着摄像设备在弯弯绕绕的原始岩层前行,有时还要钻过只有下水道口那么大的洞穴。

    终于,在一处凸起的岩石边,于闲停下脚步。

    “大家看,这个凸出来的地方其实是化石,并没有什么高明的技巧。”

    工作人员转动手机,拍摄整个岩体的情况,让大家知道一整面全是天然岩石,不存在摆拍的可能。

    事实确实如此,想在这里搞摆拍,整面岩壁都得人造。

    大型设备进不来,难度就升级为整个石英洞窟是人造的了。

    此时,一名媒体人进入镜头范围,她手中的话筒有个名片大小的长方块,写着:《古代趣闻》

    正是白墨派来的新闻记者。

    记者首先询问了关于于化石的看法,于闲直接给出结论。

    “有可能是剑龙科,不知道具体是哪一种剑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