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血宝石(十八)-《文明破晓》
第(2/3)页
虽然何锐一句吴少将'让吴佩孚心中不快,但吴佩孚却尽快让自己从不快中挣脱出来,他毕竟是50岁的人,为此事纠缠不清也很不体面。
吴佩孚向何锐敬礼,“何主席,下官吴佩孚前来报到。”
何锐指了指桌边的石凳,两人面对面坐下。何锐这才说道:“子玉兄,现在缅甸前线打了点胜仗,抓获了一些俘虏。在缅甸与昆明都建立了战俘营,不知子玉兄可否愿意出任主管。"
吴佩孚当即问道:“不知抓获了多少俘虏?里面有多少英国人?"
何锐摇摇头,"最近打仗比较多,人数变化快。具体有多少俘虏,我也不清楚。不过听子玉兄所说,难道是嫌俘虏少么?"
吴佩孚此时已经决定接受这个任命,听何锐这么讲,知道自己关心则乱,回答的文不对题。赶紧整理心情,起身答道:“下官愿意服从命令。
何锐点点头,请吴佩孚坐下,“子玉兄,你在军校一年,想来已经清楚现在军中制度。虽然军委很认同子玉兄的才干,不过战俘营也是按照军中编制。许多事得商量着来吴佩孚当然知道国防军当下制度。各级指挥战斗的军事主官与政治部、参谋部形成了军中指挥体系。大部分人事权在政委手中。不过政委体系并非是监军,因为政委本身也都是军人出身,不少政委的军旅资历都相当优秀。..
等何锐说完,吴佩孚又起身答道:“下官已经学过国防军军中制度,定然会严守规矩。”
"好。那就期待吴少将的优秀表现。"何锐说完也站起身。等吴佩孚敬礼后,向吴佩孚回礼。便径直离开。
吴佩孚看着何锐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就是眼前的青年横扫六合一统天下,而统一天下的战功不过是何锐胜利中并不起眼的一部分。以东北一隅之力击败日本,又对世界第一强国英国开战。便是吴佩孚也不能不佩服。既然何锐亲自见了吴佩孚,想来没有恶意。
第二天,吴佩孚接到了调令,前往总参谋部接受新职务。与吴佩孚搭班的政委是一位叫于岑的大校。吴佩孚并不知道于岑大校的过往,只是觉得这位四川小兄弟眉宇间英气勃勃,举手投足十分有力,当是一位出色的军人。
于岑大校没怎么寒暄,就递给了吴佩孚一份人员名单。翻阅着名单,其中不少名字让吴佩孚感觉很不对劲。这些人都不怎么支持土改政策,只是形势比人强,才不得不接受整编。何锐把这些人挑出来,是想做什么?
看完名单,吴佩孚试探道:“于政委,不知这份名单是谁制定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