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北方之春(十二)-《文明破晓》


    第(2/3)页

    “我是学法学的,对数学的理解非常有限。”

    两位部长都是博士,然而隔行如隔山,他们对数学专业都不了解。更不可能了解何锐对于数学重要性的理解。数学的确是1门极为有用的学问,然而在进入计算机时代之后,数学的应用才真正突飞猛进。

    虽然不知道未来,不过两位拥有博士学位的部长都认同数学是1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中国在数学领域方面全面落后于世界。

    “那么赵部长,您能给多少预算呢?”莫里循笑道。

    1个政府里面自然会有非常多的部长,而部长们的重要性是由各个部能够争取到多少预算来决定。

    在英国,首相自动兼任财政大臣,第2财政大臣是实际运营英国财政部的官员,但是在名义上,他就是比财政大臣低半级。

    何锐政府中,总理吴有平直接管理财政部与央行(东北银行),决定了各个部能分到多少预算。

    拿到最少预算的部门是民国国防部。民国国防军的组织架构与各国不同,是由文明党领军。国防部长是政府成员,由民国国防军总司令兼任。整个国防部由1名正式成员,以及国防部的新闻发言人这1名雇员组成。

    国防部长本人其实是军委中管军令的副主席。是从组织架构,这两人是从民国国防军借调去国防部的,所以两人的级别、工资根本不从国防部领取。因为国防部长以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根本没有来自政府的工资编制。

    但这不等于民国国防军没有预算,民国国防军的预算这些年都是政府预算最多的1个。其重要性自然排在第1。

    排在第2的并非是庄嘉雄领导的工业部,而是赵天麟领导的科教文卫工作。东北政府的预算中,这些工作占比非常大。当然,科教文卫部门这些年也向东北政府提供了丰厚的人力回报。

    排第3的才是工业部。这个部门之所以预算低,很大原因是订单是军队发的,预算直接走军队的账户。

    排第4的是农业部。莫里循的招商局这么1个部门,预算与之前的那些部门相比,根本不算事。所以莫里循才半开玩笑的向赵天麟讨要预算。

    两人正说话间,清华学校的校长曹云祥快步走来,远远的就向赵天麟打招呼,“赵兄,许久不见啊!”

    走到近前,曹云祥校长亲切的与赵天麟握手,“赵兄,难道你也要参加今天的舞会么?”

    赵天麟摇摇头,“曹兄,我是来见莫部长,有些公务要谈。”

    曹云祥只是向莫里循简单问候,就拉着赵天麟谈起了学校学生前去美国留学的问题,“赵兄,不知道新政府对于留学生公费出国的事情可有章程?现在弄的人心惶惶,各省都有人向学校写信。若是赵兄不来,我可就要登门拜访了!”

    p>

    赵天麟笑道:“出国留学之事不会有什么变化,等教育部盘点完账目,曹兄就可以去有关部门询问。”

    曹云祥并没有因此显得轻松,反倒是更严肃了些,“现在这么多有关部门,弄得人不知所措。而且美国现在并没有与我们建立外交关系,这边还有人说,何主席要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此事当然好,可前去美国留学的协议会不会因为废除条约,也1并作废?”

    看着这两人亲切的问候交谈,莫里循只能招呼1声,继续前去准备舞会。想到当下政权交接,莫里循觉得挺有趣的。在东北工作的时候,莫里循与不少出身北洋的人聊过对北洋的看法。

    无1例外,赵天麟这帮家伙都认为北洋政权是腐朽堕落的代表。他们诞生自满清的僵尸中,又和外国侵略者们勾搭连环,继承了满清的种种。是个彻头彻尾的买办政权。那是非打倒不可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