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全民总动员-《重生之民以食为天》
第(2/3)页
大庆一愣:“大钟?除了京城与军营,怕就是寺庙之中了吧。”
“嘿嘿,那哪有寺庙?”
“俺不知道。公子要作甚?”
李泰笑道:“咱们应该弄个大钟,万一匪人来了,咱们一敲大钟。百姓就都知道了。是吧。”
“不成啊,公子,现在的铜价太高了,要是打一个大钟,怕是费好些银子!”
“我靠,我说打了吗?找个寺庙借不成吗?”
“那寺庙用啥?再说,人家要是不借呢?”
“晚上借呗!哈哈!”
大庆看着李泰笑道:“公子这是想去偷啊,可别忘了,你可是知县啊,要是让人家知道河州的知县是偷盗之徒,怕是……”
李泰一挥手:“怕啥?拿回来咱们再改总成了吧。再说了。咱们不是没钱吗?有钱谁去偷?河州处处用钱,哪有闲钱去铸它?”
“可那寺庙有武僧啊,三个两个还成,多了咱们可不成!”
李泰嘿嘿一笑:“嘿嘿,我跟你说,知道咱们河州那个老道干嘛呢吗?那可是个高人,兄弟我正琢磨着怎么跟他商量呢。潘哥。你要没事,就先去找找他。就说知县有请。我跟他谈谈?”
大庆惊呼道“
个道士去和尚那偷东西?公子,先不说那道士行不?毛病吧。来,我摸摸!”
“切,别摸,你也不想想,那钟那么大。谁能拿走?咱们要先踩点才成。哈哈。嗯!再酝酿酝酿!走。吃饭去。
看着李泰离去地背景,大庆摸了摸自己地脑门:“俺不烧啊,看来是公子烧了!”
饭后,李泰爬在桌子上画着图纸。凝儿在边上瞧了半天:“泰哥儿,你画的是什么呀?”
“这是打井用的东西,打出地井很小,然后再上面加上铁管。上面再家上一个压力桶,喏,就是这张纸上的物件,有了他,咱们就不用辘辘大水了,看见这个把没有?往下一按,多则三四下,这水就顺着管子流出来了。看见没
凝儿惊呼道:“泰哥儿是说能让这水自己往上走?这怎么可能?这万物都有其规律。水往低处流那是古来不变的道理。为何会往上走呢?”
李泰笑了笑,本想给她讲大气压的原理,但是怕她听不懂。算了,还是琢磨琢磨这钻头吧,历史老师教过的,这是宋朝时候发明地方法,各国在后世依然效仿,无非就是不用人力而已。如今河州要种地,要是提金,水少了怎么行?望着自己地图纸,李泰冥思良久,随后找来一段木头一一实践,看着角度如何?忙活了一个时辰,才算搞明白。看着画完地图纸,李泰哈哈一笑。这下好喽,咱们也算有自来水了。
“公子,公子,城外已经有人开始运沙子了。大伙想问,今天就干成吗?”
李泰大喜:“成啊,现在是中午,还有半天的功夫呢,走,拿出一车铜板,咱们现在就上城外。”
带着满满一车铜板,李泰亲自在前面开路,见到不少百姓纷纷拿出自己家的大车,正往城外拉,还有不少车子小的人在那里唉声叹气。见到李泰带着铜板走出来,大伙围了上去问道:“大人,咱们现在就开始吗?”
“嗯,现在就开始。大伙辛苦了。”说完,看了看这里的壮丁。又补充道:“谁家要是有孤儿寡母的,.点水喝,县衙一天给十个铜板。但咱们说好了,只要孤儿寡母之人,家有壮丁的不在其内,要十位便好。衙门也没多少钱了。走吧,大伙一块去城外!”
带人一大票人,浩浩荡荡地来到这里,看见已经有十多户人已经将沙子拉到城门口,李泰转了大半圈,来到事先查好的地方,这个地方城墙最矮,前面一片黄土大地,正好用来堆放沙子,命人搬来两张桌子,让何大叔,邓健等人分开登记,潘魁了三人分发竹签,没运来一车,便给一个签字,拿签字去换铜板。大伙见到大人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也不由的热情高涨,纷纷向河边冲去。往年都是等粮食下来才有钱,如今,冬天也能干上活了。凝儿见到百姓争先恐后的去运沙,心中一叹,对李泰言道:“这河州的百姓都是等着粮食下来才能换点银两,泰哥儿此番作为,当真是让他们有了盼头了。”
李泰望着人群言道:“现在还刚刚开始。从此以后,我要让所有河州的百姓都有活干,都有饭吃。”看着他们,李泰突然回归了自己,前世自己就是孤儿,今生有了亲人便忘却了孤独饥寒的日子。难道京城当真是纸醉金迷的地方吗?
此时,已经赶来十多名妇人在另一边开始烧水,天冷,大伙喝点热水。李泰看着他们,招手将潘魁叫了上来,问道:“你可知道咱们河州有多少孤儿寡母?有多少无子息地老人?有多少残废之人?有多少壮汉?”
潘魁想了想言道:“属下还不曾细查过,孤儿寡母怕是有二十家左右,无子息地老人有百十名吧。残疾之人,属下不知道。”
李泰点了点头:“行,你去忙吧。凝儿,潘哥,走,咱们回县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