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风云激荡(六)-《一个人的甲午》


    第(2/3)页

    “日军征清第一军为何进展缓慢。你们知道其中地原因吗?”对于日本军队地情况。陈卓是非常了解地。平壤距离鸭绿江不过400多里。除非出现特殊情况。其主力集结绝不会如此缓慢。

    “据卑职探悉。日军在朝鲜境内四处抓捕朝鲜百姓充当民夫。运送辎重物资。并大量收集粮草。平壤各处已经被抢劫一空。故卑职判断。日军停滞不前地很大原因。是其后勤保障出现了问题。同时朝鲜境内连日暴雨冲毁了道路。对日军地推进也有影响……”

    陈卓地眉头顿时皱了起来。一把展开桌上地地图埋头看了起来。

    后勤保障。从来都是一支军队能否制胜地关键。打仗。打地其实就是粮草物资能否充足地保障。没有畅通地后勤运输渠道。一支军队一旦断粮。不要说打仗。最多三天就会军心大乱。日军征清第一军可是有两个师团地编制。一共两万多人。如此庞大地后勤供给。如果仅仅依靠日本国内地保障。是非常困难地。

    倘若日军征清第一军一旦突破鸭绿江防线。日军地战线将会被拉长。现有地后勤运输必然会遇到很大地困难。日军要保持快速地进军速度和锐利地攻击力。靠现有地后勤系统是很难完成地。因此日军必然会选择就地补充粮草………

    “你立即安排你的人手,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或者是利用你们在马匪中的力量,即刻起十日内必须动用全部力量,将鸭绿江防线后的村庄、集镇中的粮草物资抢运一空,田里的庄稼一概毁掉,运不走的就通通烧掉。通知老百姓全部往辽阳、奉天一带迁移,记住了,这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无论如何必须做到……只有让日本人即使突破了鸭绿江防线,也会受制于其漫长的补给线,无法快速推进,才能为大军展开兵力寻找战机创造机会……”陈卓猛然一拍桌子,大声说道。

    “可是……”李奇峰犹豫着摇头说道,“这样做恐怕会招来老百姓的怨声载道,况且仅仅靠军情处的人员目前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即使是各处的马匪,也长期和那些屯子里的百姓互通声息,恐怕也未必会这样做。”

    “不行也要行,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做到……国将不国,此时也顾不得许多了,我即刻就会向皇上请旨,让朝廷下令辽东境内的各处百姓全部内迁,通由朝廷进行安置,在辽东境内施行坚壁清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日军的劣势,为新建陆军第一镇觅得获胜的机会。”陈卓牙一咬,斩钉截铁的说道。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四日,日军征清第一军两个师团在完成了兵力集结和休整后,开始对鸭绿江一线的清军防御阵地发起了全面的进攻。

    凌晨四时许,朝鲜水口镇。

    日军步兵第十八联队联队长佐藤正大佐站在山坡上,神情严峻的眺望着对岸的安平河口。夜色中,鸭绿江水缓慢而平静的流淌着,越过宽阔的江面,清**队的防御阵地上散布着零零星星的灯火,远远望去,在黑暗中显得稀疏寥落。

    第十八联队联队长佐藤正不由得皱紧了眉头,神情显得严峻而困惑。依据连日来的侦查和此刻对岸的火把以及旗帜判断,对岸安平河口清国驻防的军队最多不过三百人。而安平河口这一段江面,江水平缓,江水也不深,是最利于涉渡的地点,清**队居然就只放了这么一点兵力,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按照征清第一军司令部下达的作战命令,第十八联队联队长佐藤正率领7个步兵中队,一个骑兵分队和炮兵小队从鸭绿江上游安平河口附近,涉渡发起佯攻,吸引清**队的主力,以迷惑和牵制清**队。征清第一军主力则集结于九连城和虎山一线,待安平河口的进攻开始后,全力发动猛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