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借力打力-《一个人的甲午》
第(2/3)页
“这个事情朕不能同意,载漪居心叵测,但是一直都没有真凭实据,一旦拿捏不好,就会把这件事情搅入帝后之争中。那样的局面,对我们是很不利的,这一点,你心中一定要有数,没有到生死关头,绝不能轻举妄动。”光绪摇了摇头。
“微臣倒是不这样认为……”杜怀川微微一笑,低着头轻轻说道,“私蓄死士,仅凭这一条,说破天去,载漪恐怕都是难以辩白。再说了,这件事情其实也用不着我们动手,皇上只需给微臣一个手谕,微臣立即到步兵统领衙门调集人手,先把载漪的园子密密实实的围起来。到时候,微臣再请刚毅出面,他负责查办这个案子,查办不查办,怎么查办,就看他怎么做了。”
“但是你莫要忘记了,载漪私蓄死士,太后可是知道的,也并没有查办他,没有太后的旨意,刚毅会动手吗?”光绪摆了摆手。
“天下太平无事,太后自然不会动他。可是眼下京城发生了这样骇人听闻的大案,太后如果不动他,对满朝文武如何交代,对天下人又如何交代?那岂不是说刺杀皇上和太后有关吗?微臣以为,太后决计不会在这样的时候包庇载漪。而且……”杜怀川目光一闪,又徐徐说道。“微臣已经让人比照着行刺皇上的那支飞镖打造了一支一模一样的,到时候趁乱放进去,借力打力,太后那边自然就说不出什么来了。
光绪猛然抬头,盯了杜怀川看了半天,心中微微有些吃惊。杜怀川的胆子确实太大了点,他的意思光绪再明白不过了,就是要借这个事情,把载漪这个后患拿开,至少也要让他无法翻身。而怎么去做这个事情,却又是把皮球踢到了慈禧那边,看她如何表态。这个意思确实也没有什么错。
想到这里,光绪神情一肃,头脑里飞快的想着这件事情的前前后后,来回的踱了片刻后,光绪回身果断说道,“朕立即给你下一道手谕,让你去步兵统领衙门调集人手,但是有一个要紧之处你一定要把握好了,通知刚毅的时间一定要恰当好处,早了容易走漏消息,要是抓不到人,被载漪反咬一口,你和朕恐怕都难以善后。要是迟了,朕担心会让太后疑心我们擅自行事,所以进园子拿人,必须得刚毅到来后方可。就让刚毅去烧这把火吧。”
“微臣明白。”杜怀川躬身一礼,神情肃穆的说道。
“还有,刺杀朕的人,你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给朕查个水落石出,朕总觉得这里面藏着些古怪,必要的时候,让吴绍基协助你。”光绪走到御案前,一边写手谕,一边叮嘱道。
“吴绍基?”杜怀川一愣,抬起头望着光绪,有些茫然的样子。
“吴绍基如今是站在世铎那边,还是站在朕这边,朕心里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有一点你不要忘记了,世铎可是和载漪有点水火不容的架势,让吴绍基出面,就是要把水搅混,让太后那里没有话说。”
说着,光绪把写好的手谕递给杜怀川,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今夜就去,告诉步兵统领衙门的人,凡是反抗者,一律格杀勿论。”
“微臣领旨,”杜怀川接过手谕,施了一礼,便大踏步向外走去。
………
京城郊外,载漪的那座园子里面,人声鼎沸,灯火通明。远远的便听到一阵喧闹声和丝竹声。而园子外面的树林里,杜怀川带着步兵统领衙门的人悄无声息的停了下来。
“里面是怎么一回事啊?”杜怀川皱了皱眉头,将自己安插在此处的一个心腹叫到一旁,低声问道。
“属下打探过了,今日似乎是他们当中的一人过生,此时正在大摆筵席,还叫了一个戏班子进去。”穿着一身农人装束的手下回禀道。
“可见到有人出这里出去?”杜怀川不放心的问道。
“里面从午间一直闹到现在,属下一直都盯在这里,没有见到人离开过。”
“让你的人都撤了吧,这里的事情你们就不要管了。”杜怀川点了点头,挥手叫过步兵统领衙门的游击吩咐道,“立刻带人把这里围了,一个人也不能放过。出来一人抓一人,如若走了一人,惟你们是问。还有,马上派人通报刚毅大人,就说我们奉皇上的旨意,发现有不法之徒,请刚大人马上赶往此处。等刚大人到了,再冲进园子里面拿人,记住了,皇上有旨意,凡是反抗,格杀勿论。”
“喳!”步兵统领衙门的游击俯身一个千,立即安排兵士在黑暗中把园子围了个水泄不通,并加派人手,将过往的道路都封闭了起来。
此时,杜怀川悬着的一颗心才微微放了下来。
他倒不担心步兵统领衙门的人,这次闹出这么大的事情出来,又没有抓到人,步兵统领衙门上上下下都脱不了干系,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乱转。现在有皇上的手谕,步兵统揽衙门的官员正巴不得在皇上面前好好表现一番,哪里还敢生出什么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