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刺杀-《一个人的甲午》
第(2/3)页
“这件事情我也听说了些,似乎只是一些学员们私下往来,结成的小圈子,关于这个军官团,你们还听说什么没有啊?”
听到慈禧询问,坐在一旁的刚毅忽然抬头说道,“奴才也听闻了一些,据臣所知,这些学员在加入军官团之前,都要对皇上宣誓效忠。”
慈禧腾的一下站了起来,脸色阴沉的盯着刚毅问道,“此事可属实?你又是听何人所说?为何今日才回禀啊?”
慈禧一连声的发问,尖利的声音落在殿内,显得惊心无比。
刚毅见状,心里也是一跳,慌忙趋前一步跪在地上说道,“奴才不敢有所隐瞒,奴才是听载漪所说,他门下有一人就在陆军学校里面。奴才原本是想立即禀告太后的,只是这个消息太过惊人,奴才担心有所错漏,便想着查证确实后,再禀告太后。”
听到载漪两个字,慈禧愣了一下,缓缓的坐回到椅子上面,无声的透了口气问道,“载漪也往里面塞人了?”
“详情奴才也知道的不多,奴才推想,载漪也是想着报效朝廷的心思,为朝廷培养一点人才出来。”刚毅胆战心惊的说道。
载漪的那点心思,化成灰他都明白,只是这里面的曲折,一时之间也说不明白,也不敢说明白。
“他的心思倒也用的是地方啊。”慈禧哼了一声,忽然又冷冷的说道,“我平日里怎么叮嘱你们的,要用心思办差,现如今闹出这样的局面出来,你们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确实,真要让天都塌下来了,你们才知道了,才踏实了?”
这话连孙毓汶都一杆子扫了进去,慌得孙毓汶也赶忙跪在地上,低声说道,“太后息怒,臣等并非疏忽错漏,实在是这件事情牵涉着皇上,兹事体大,臣等不敢轻率从事,必得有确实的证据,和万全的对策,才敢向太后禀明啊。”
“完全?这世间有万全的事情吗?真要等你们想万全了,还不定已经闹出多的乱子出来呢。你们啊,我说了多少次了,要学会用人,学会去发现人才,不要处处事事都存着那些个的心思,当我不明白吗?像那个陈卓,人家有本事就要好好用人家,难道笼络人心这样的事情,还要我教你们吗?”慈禧越说越气,嗓门一下拔高了许多,整个大殿里面都传来她的声音。
孙毓汶和刚毅心头都是一震,很少见慈禧发这样大的火,心中多少也明白,陆军学校的事情已经让太后震怒了。往深里说,这件事情闹得越大,太后越震怒,这件事情的结果就会越严重。
这件事情,孙毓汶和刚毅在暗中其实都试探过对方的心意,彼此虽然没有明说,但是都明白了对方的想法。然而太后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想法,他们却并不是很明了,因此今天才试探着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此刻见慈禧雷霆大怒,两人偷偷对望一眼,暗暗在眼神中拿定了主意。
“太后息怒,这件事情还是臣等没有办好,听太后治罪。然而陆军学校的事情,臣和刚毅刚大人一直都在琢磨,究竟怎么样才能和缓平稳的把事情办好,既不影响太大,伤及国本,又能够妥善处置,避免将来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出来……”孙毓汶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的看着慈禧的脸色说道。
“那你说,你们是怎么样一个主意啊?”慈禧把心中一团被撩拨起来的火,硬生生的压回到肚子里,沉着脸问道。
“奴才和孙大人的想法是……”刚毅跪在地上趋前两步,望着慈禧异常恳切的说道,“奴才和孙大人希望太后重新训政,执掌朝纲,以免政局不稳。”
此话一出,连慈禧心中也是微微一惊,默默的盯着刚毅看了半响说道,“刚毅,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奴才明白,奴才只盼望着朝局稳定,国家不要闹出乱子来,这也是做奴才的对太后的一份孝心和忠心。奴才的这颗心可昭日月。”刚毅一边磕着头,一边哽咽着说道。
一旁的孙毓汶此时也跪上前来,大声说道,“刚大人的话,臣也赞同,臣恳请太后训政!”
仿佛是惊雷乍响前的阴云密布,整个乐寿堂内的气氛压抑的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来。
良久,慈禧低声的叹了口气说道,“都起来吧,你们两个的心,我还是明白的。只是训政这件事情甚为不妥,皇上又没有犯什么大错,骤然训政,恐招致朝野震动,反倒是自己把自己乱了啊。况且,李鸿章、刘坤一他们都不会答应的……”
孙毓汶和刚毅不觉一愣,太后忽然提到李鸿章和刘坤一,两人心中明镜似的,多少也明白了太后此刻的心思。不是不想训政,是担心引起朝野物议,特别是李鸿章、刘坤一这样位高权重的督抚们的反对,那才是慈禧最为顾忌的。
两人都低着头,正暗自琢磨着如何去化解这个局时,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小太监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满脸都是惊恐不安的神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