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检阅-《一个人的甲午》


    第(3/3)页

    以后的路还很长,单靠今天的一番激励和震慑还远远不够,只有不断的淬炼,才能让这些学员真正脱胎换骨。

    大事已毕,光绪却并没有急于离开,和陈卓轻声交代了几句后,光绪缓缓的走到德**官霍斯特面前,面带微笑的望着他。

    见皇上走到自己面前,霍斯特也不敢怠慢,毕恭毕敬的行了一个标准的德**礼。虽然他已经被解除了军职,穿着一件洗的发旧又没有肩章的军服,但是举手投足间,仍然显露出一个职业军人威严庄重的气质。

    “霍斯特先生,依你的经验,朕的这些学员是否有培养的潜质?”光绪不动声色的问道。

    听完通译的话后,霍斯特略微思考了一下,严肃的说道,“恕我直言,皇帝陛下的这些学员,离真正军人的标准还差距甚远。他们有强壮的身体,也懂得服从命令,但是在他们的眼中缺少一个军人对战斗的渴望和激情,没有这样的气质,他们就无法在将来的战争中充满胜利的信心。”

    光绪沉默的听完,点了点头说道,“朕同意霍斯特先生刚才说的话,但是霍斯特先生没有回答朕,这些学员经过陆军学校的学习,能否达到你说的要求?”

    霍斯特有些犹豫的沉默着,没有说话。

    刚刚发生的一切,让他的心中充满了惊诧和震动。他对这些学员的素质评价并不是很高,但是却对眼前这位清国的皇帝,却忽然间有一种莫名的敬畏和好奇。

    一个懂得用胸徽去树立军人的荣誉,用鲜血去激励军队的君主,和他原本想像中留着一根鞭子,浑身上下散发着落后腐朽气息的形象,简直是大相径庭。刚才看到那一幕的时候,他甚至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怀疑这个瘦弱而苍白的年轻人,是否真正是这个闭塞衰弱的国家的君主。

    “我有一个疑问,我刚刚看到皇帝陛下所做的一切,坦率的说,我非常赞同也非常欣赏,我甚至认为皇帝陛下的思想,与受过西方严格军事教育的军人相比毫不逊色。我不解的是,皇帝陛下有如此深远的见识,为何你的国家和军队会如此陈腐落后呢?”

    光绪注视着这个德**官眼中好奇甚至有些挑衅的目光,从容的说道,“当年拿破仑横扫欧洲的时候,你们的国家和军队同样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就连后来写下了《战争论》的克劳塞维茨,当初也被抓进了法国人的战俘营。所以你们的国家才在这个世纪初成立了柏林军事学院,锐意推行军事变革,也才能在以后的普法战争中取得胜利……朕现在的这个国家和当年的普鲁士也一样,军队建设和军事教育都很落后,所以朕才要建立这个陆军学校,像你们的国家一样,逐步走向强盛。”

    霍斯特的神情变得震惊无比,看着光绪竟然问道,“皇帝陛下也知道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光绪微微一笑,“朕当然知道,他是西方军事理论的鼻祖,朕还知道,你毕业的柏林军事学院,是培养一流参谋人员和指挥官的摇篮,所以,朕很需要你来帮助朕,帮助这个国家培养优秀的军事人才。不知道霍斯特先生可愿意?”

    见霍斯特仍然有些犹豫不决,光绪缓缓说道,“不着急,你可以认真的考虑一下朕的建议,朕有足够的耐心和诚意等待你做出决定。过几天,你的同胞德国陆军大尉汉纳根也将来到这个学校,朕希望你和他一起担负起这个学校的军事教育。”

    光绪目光深沉的看了霍斯特一眼,正准备转身离开,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回首说道,“朕相信你会答应朕的邀请的,因为一个真正的军人是离不开军队的,正像你始终不愿脱去身上的军装。”

    霍斯特一愣,身上的那份倨傲仿佛顿时被击得粉碎,默默的望着光绪离去的背影说不出话来。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