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新年夜话-《一个人的甲午》
第(2/3)页
说着,林启兆忽然站起身来,轻整衣冠肃然跪下说道,“好男儿就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微臣不要银子,微臣要的就是跟随皇上,但有所命,不计生死。”
不要银子,这个态度就很好嘛,跟着朕将来会有数不尽的银子让你赚。光绪在心里狂笑几声,上前扶起林启兆说道,“大过年的,什么生生死死啊,也不怕犯忌讳,朕要你们都好好活着,活得有滋有味,朕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你们去做。”
说完回身又说道,“月儿姑娘,给林启兆和你表哥斟满酒,朕要敬他们两人一杯。”
小丫头抿嘴一笑,手执酒壶无声的给两人斟满了酒。
光绪收起笑容,举着酒杯正色说道,“这次生丝之战,不过是行险赌博,可一而不可再。洋人也不是傻子,明白过来后就不会再上这样的当了。眼下大清积弱已久,仅仅靠这样的手段是无济于事的。列强的虎视眈眈,朕也没有时间去徐图为之,只能下猛药,用重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个天就是国运,朕赌的就是这个国家几千年传承的国运气数,终将有涅?重生之日。这才是真正的生死之战!两位可愿意跟着朕去赌一把,和朕一起去看着这个国家从死灰中灿然一新?”
杜怀川和林启兆顿时胸中一塞,虽不明白光绪的下猛药,用重锤是什么意思,但心中却忽然间有一股热流翻涌欲出,却又怔怔的说不出一句话来。两人坚毅而沉默的望了一眼光绪,端起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
此时无声胜有声,光绪默默的注视着两人,他心中明白,这条路将是何其艰险,能够让眼前这两个人恃志跟随的,不是自己这个皇上,而是自己给他们的那个承诺。
他仰手将杯子酒一饮而尽,肃然说道,“振兴国势,首在经济,江南是国家赋税根本,朕想在江南大展拳脚,仰仗的惟有子华一人,你有什么想法,今日尽管畅所欲言。”
林启兆想了想,似乎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光绪仰了仰手,示意两人坐下来,“这里没有外人,子华不必有所顾虑,但说无妨。”
林启兆眉头一仰,朗声说道,“想要整肃江南的经济,仅凭微臣一人是断难做到的。微臣这次和洋人做生意,也颇有些感悟,我们之所以处处被洋人算计,受制于人,不仅仅是国力衰弱,经济落后,还有一个原因是江南的商人们目光短浅,各自为战,形同散沙,倘若能够联起手来对抗洋人,未必不能有所作为。所以,微臣思忖着回去后,联络江南的望族,像洋人那样成立一间商行,专做茶叶和生丝的买卖,这两项是洋人在我大清买的最多的,微臣算过了,仅这两项每年的贸易额就达到六千万两。如果今后洋人在市面上买不到茶叶和生丝,只能从这间商行购买,洋人再想要控制价格任意摆布,恐怕就做不到了。只是……”
林启兆迟疑了一下,见光绪正目不转睛的望着自己,便又接着说道,“真要做到如此,仅凭商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朝廷的支持,所以臣想要皇上给臣一个督办江南经济的名义,以官商督办或者官商合办的方式去开办商行,这样既免去了官府的掣肘,又能减少江南商人们的顾虑,便于筹措资金。”
林启兆的话还没有说完,光绪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不过是想搞垄断经营,大约是这次做生丝买卖尝到了甜头,只是却和光绪想的不太一样。
光绪低着头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虽然难度很大,但是也先可以试试,你想要的名义,回头朕就让军机处拟旨。不过朕也有一些想法,今日也敞开来和你聊聊。你想想曾经衣被天下的江南布业,为何会短短十数年间就被冲击的七零八落?这其中也有一个道理,贸易只能济一时的缓急,实业方能救国。”
林启兆一惊,有些错愕抬头望着光绪,迟疑了一会儿顿时明白过来,躬身说道,“臣明白皇上的话了。”
光绪只是淡淡一笑,便把准备让林启兆接受江南制造局和上海织布局的事情给林启兆说了一番,对那九百多万两银子的安排也做了一番布置和叮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