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兵临城下-《葬宋》


    第(2/3)页

    对于这一点。张弘范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回回炮射程不如人家。就连射程最远地长弓等制式武器。射程也最多能达到四百步之外。但是威力也大了。但是东门要是不展开进攻。只在北门和绕道西门地话。自己地十余万大军怎么能展开人数优势。让宋军顾此失彼呢?

    耳边又响起民夫营内慌乱地叫喊声。张弘范心里一动。嘴角不由露出一丝狞笑。暗自下了决心。

    第二天一早。虽然太阳刚刚露出一点初晖。但是已经映地万里天空一片蔚蓝。竟然连一丝云彩也没有。姜明地心里总算是放松了一点。

    有了一个好地开始。但面对地是同样数目地元兵。每一个人脸上都露出一种凝重之色。远处地烟尘滚滚。代表着元军已经愈逼愈近。虽然还看不见什么。但是五十余里地距离。登高望去。那种摄人心魄地杀气还是能感觉出来。

    也知道是不是心里作用,姜明此时正在想着这个问题,看着周围那一张张紧张的脸庞,有的还充满了稚气。想到这些比自己还小的士卒们,要是放在他以前生活的那个社会,应该还在高中或者大学内追逐

    由此就可以看出,战争是残酷的,无论是什么形势,什么目的的战争,受到伤害的永远是在底层的百姓,对于百姓来说,战争中没有输赢,只有活着或者死去。

    压抑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将近午时,元军还在远处行走着,但是城内的守兵气氛却已经达到了一个极致,有的士卒甚至被这中紧张的气氛压制的呕吐起来,前往各处送饭的伙夫,也遭遇到不少士卒食不下咽的境况,受到开始的委托,纷纷向中军姜明和侯强这里汇报情况。

    这个时候才发觉自己大军所遭遇的危机,和元军不同,元军大都是训练有素的蒙古士卒和女真、回回人组成核心,这个核心是久经沙场的百战之军。外围在辅佐于从大宋随军官一起投降的士卒。这些士卒也是经历过不少阵仗,正是所谓的老兵油子。最后是临时征调和抽丁而来的士卒,但是这些士卒分别被核心、外围的老兵分散带领着。已经影响不了他们的心理。

    但是自己这边呢?除了参加海战的赤红军战士,就是蕃兵和降卒。但是福州守卫有相当一部分是新近招募的乡民还有前来投奔的热血男儿。前者还好说一些,多多少少受过一些系统的训练,也经历过一些阵仗,但是经验相对来说不多,占有绝对人数的是后者,新近招募来的乡民和收留前来投奔的勤王之士。

    这些人大部分在数月之前,还是拿着锄头耕地的农民,在学堂教授学生的先生。或者是沿街叫卖的货郎小贩。凭着一股为大宋尽忠的热血来到了福州城,是因为朝廷在福州建朝的勇气和他们所能看到的希望。

    但实际上,理想和信念是一回事,到了现场又是一回事。从现场看见紧张的脸色,就可以知道他们内心的忐忑不安。但是这件事情,任是谁也没有办法,士兵只能是在战争中才能成长。

    午时已过,北门外,远处的元兵终于走近了福州城,在纵横交错的沟壑面前停住了脚步。然后从后方斜着又徐徐行进,分别往东门和西门交叉包抄过来,不时的调整着大军的秩序。一直用了近两个时辰才将福州城三面全部包围了起来,但是并没有任何的动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