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应该是家里孩子们早上接的露水。” 花园里种了一排蔷薇,每天早上花瓣上都有露水,孙秀、孙依会亲自去接露水。 一天也只能接一点点,都放在罐子里储藏起来。 难得的今日拿出来煮茶,也就一壶,多了也没有。 “原来如此,有心了。” 孩子们确实是有心了。 昭乾帝小口小口抿着,又问蘅毅,“那些随你剿匪的人呢?也住你府中?” “是,他们现在都住府里,等以后军营那边设立起来,会住到军营去。” 蘅毅自己也会拖家带口住军营边上去。 一家人总是要在一块,才能有感情。 其他人也会在那边安家,形成一个小镇。 蘅毅说起自己的想法,昭乾帝觉得可行。 大雍地广人稀,只要有人愿意去开荒安家,慢慢的就会好起来。 一万兵卒,有五千人成家,来年就会有几千个小孩。 多几个这样子的军营,一年多几千孩子,十年呢? 大雍的人口还是太少了,能上阵杀敌的也太少。 蘅毅犹豫了片刻说起朱聪的事情。 昭乾帝听后眯了眯眼睛,“牵扯到太子一案的人家,没有砍头都已经是朕开恩了。还是那句话,立下大功,朕自会封赏。” “不过这朱聪跟着你剿匪,确实也是立了功的,便依你所求,予他良籍。” 蘅毅闻言大喜。 让白茶把侯在外面的朱聪喊进来谢恩。 朱聪年纪不小了,瞧着就很可靠,眸子炯炯有神,自信和沉稳皆有。 十分激动的磕头谢恩。 昭乾帝勉励了几句,让他好好辅佐蘅毅,把军营事物打理好,如今赐了良籍,等到再次立功,就可以加官进爵。 朱聪连连应下,退出去的时候,整个人都激动的不行。 昭乾帝又对蘅毅说道,“吃了晚饭,你们也说说,怎么也建造军营,各抒己见,朕也听听。” “是。” 晚饭蘅毅把张昭他们都喊了过来,还多了一个刘管家。 虽然不是坐的一桌,但是纷纷给昭乾帝敬酒。 文羽、谷久平日里说话利索的很,今日结结巴巴,小心翼翼说完一句话,便坐了回去。 饭菜十分合昭乾帝胃口,他不免又吃撑了。 饭后在大厅说这事的时候。 一开始大家都很紧张,渐渐的也确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昭乾帝也提出自己的建议,白茶、朱聪、刘管家在一边记。 这一聊就到了半夜。 韩巧吩咐厨房煮好也好端过来。 吃了继续商讨。 蘅丛山也提出了读书人的建议,他在官场多年,眼光独到。 句句说到点子上,昭乾帝作为帝王,所言所语都是恩赐和旨意。 这一刻的他们,不单单是君臣,更是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建立起一支好军队,能够百战百胜,扬名立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