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请君入瓮-《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1/3)页

    于同甫再次一愣,就听石仲魁笑着道,“不该管的不管,不是自己的事不理会,对同僚友善又疏远和留三分。

    对上官不奉承、不谄媚,安稳待在翰林院看史书,努力钻研朝章国故。

    熬上十年,    怎么也比那些外放的同科进士要强.

    二三十年后,一个三品还是没问题的,毕竟你再怎么说也是探花郎。运气好点混个尚书退休,足以在族谱上被后代们当成最有出息的祖宗。”

    当年张居正在翰林院时,有五六年时间也是看史书,努力钻研朝章国故。

    也确实让张居正更懂如何做官。

    可即便是这样,老张也不是没犯过错。

    于同甫不有笑骂一句“去你的。”

    于同甫哪里听不出石仲魁这是在调侃自己,但送走石仲魁,    回到书房静下心仔细想想。

    这建议还真适合自己,    而且一个‘熬’字,确是道尽了翰林们的前半生。

    年轻翰林们在翰林院熬,那些心有沟壑的人,不也在地方和朝堂上熬?

    当年王安石养望多年,说来说去还不是熬出来的?

    “哎”,叹息一声,于同甫整理一番思路,这才提笔写信给于洪高。

    老于收到信后,也是感叹良久。

    有些道理对现代人来说稀松平常,但古人靠自己读书不说,能不能悟出书本上的道理,那真看天赋。

    更看今后的人生经历。

    即便有老师言传身教,能学到多少,    其实还是看自己。

    搞定于洪高和于同甫父子俩,石仲魁隔天就带着人去了工部。

    除了解决疏通河道的一些事情外,更重要的还是去见贾政。

    真说起来,    疏通河道对石仲魁来说,    其实并不难,    甚至很容易。

    根本不像他之前吓唬于同甫时,说的那么艰难。

    哪里有大量淤泥,柳鱼儿和常白玉早就查了个一清二楚。

    自己又不缺钱粮和人手,更身具钦差权利,这要是还办不成事,干脆真躲在翰林院修史书去得了。

    而且疏通河道时,损害的那些士绅的利益,完全可以用开荒来弥补。

    来见贾政,一则不好直接去荣国府找贾宝玉。

    二则之前得了朱果后,自己就担心种下这种灵果,很可能会打破空间农场里的灵气平衡。

    即便可以用收集而来的香火之力,甚至功德去填补,但既然有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在,干嘛还要浪费香火和功德?

    三则这次自己的目标,直接放在通灵宝玉上。

    那块玉看起来只是块质地上好的玉石,也就是说,自己就有了造假的机会。

    但想没后患的换掉通灵宝玉,    至少也得先把已经有了灵智的通灵宝玉忽悠住。

    所以,    这些天石仲魁让锦毛鼠逛边了京畿的玉石店和当铺。

    总算找到几块看起来和通灵宝玉的质地非常相似的玉石。

    就等通灵宝玉上手后,    在空间农场里,    以意念雕刻出一块相识度极高的宝玉。

    而且,想不被人怀疑,至少也得带着贾宝玉出门一趟。

    到时候那块玉丢了,再寻回来的话,基本上就没人会怀疑了。

    ------

    把来工部要办的事办完,要见的人也见完后。

    石仲魁这才来到贾政那边。

    此时已经是午时用膳期间,一般的官员吃个饭,也就自己带,或者吃衙门里提供的。

    但贾政可吃不惯寻常之物。

    贾家的小厮也只能在这时候,才有资格提着食盒进衙门。

    而且服侍完贾政,立马就得去前衙专门为各官员的家仆、小厮提供的偏房待着。

    石仲魁心思一动,干脆等到午时一刻。

    中午时分的人吃饱饭后,一般都会有瞌睡的念头。

    见几个小厮提着食盒出了贾政的官署,“嗯,政老爷可在午休?”

    贾政身边的小厮一看石仲魁穿着官服,忙躬身行礼,“见过大人。”

    又听到石仲魁如此称呼,心里诧异的同时,这才敢抬头打量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