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攻防转换-《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第(2/3)页
大副道:“舰长,连太平洋舰队都被中国潜艇打得溃不成军,我不明白桑普森将军为什么派我们开路……”
“这不明摆着吗?侦察机失踪。桑普森想用我们试探巴拿马湾内有没有中国潜艇……如果我们没有遇到鱼雷攻击,那么说明中国潜艇没到。反之……”说到这里,舰长苦笑道:“反之的结果就是我们被潜艇击沉……”
就在二人讨论的时候,瞭望手突然传来报告:“报告舰长,现中国舰队,方033,8000米,数量6,其中一艘是战列舰,正向我们高速驶来……”
半个小时后,隆隆的炮声撕碎了巴拿马湾地宁静。从河口的工地上望去。那几艘美*舰正在朝河口方向猖狂地逃窜,巨大的水花不时在它们身边腾起,一艘鱼雷艇已经被打成了火球。不久后,数艘挂着双龙旗的军舰也出现在他们身后。并向河口处急速冲来……
自从中美第二次谈判终止后,两国舰队几乎是同时开往巴拿马海域。美国派出的舰队包括“阿肯色号”、“犹他号”、“特拉华号”、“密歇根号”四艘排水量17000~:和驱逐舰。阵容之强大,让各国都为之咂舌,同时也体现出美国政府准备拼命的心理。就在外界纷纷猜测中国会怎么应对的时候,中华帝国统帅部也向美洲派遣了一支增援舰队,不过这支舰队的构成却让各国大跌眼镜:它仅有8海狼三型潜艇和两艘船坞式潜艇补给舰,总吨位还没有美国一艘战列舰大。
中国潜艇两次创造奇迹,对传统的海军作战理念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各国那些所谓地“军事家”已经分成两派:少数一派认为潜艇“无敌”,未来海战将由水面转入水下;另一派则认为,中国潜艇的战绩不过是美国舰队的“狗屎”指挥官加上自己的“狗屎运”,多数人依然坚持“巨舰大炮”才是王道。此时中国以潜艇为主力应对美国地巨舰,这两种极端的部署几乎吸引了全世界海军的目光,这次海战地胜负也将是两种观点的最好证明。
就在各国的“期盼中”,中美两国舰队都用最快的速度同时到达了巴拿马海域,不过随后的战事并没有外界预料的那样激烈,反而显得有些沉闷。由于美国在巴拿马有驻军权,因此大西洋舰队到达科隆港之前,驻扎在那里的数百美军已经将运河的情况侦查清楚。如果中国没有潜艇,桑普森会毫不犹疑的下令强渡运河。他觉得即便中国的所有水面舰艇在运河口一字排开。自己手下地几艘战列舰也能强行冲出河口。只要舰队进入巴拿马湾,凭借几艘主力战舰就可以轻易的突破中国舰队的封锁,甚至消灭中国舰队。然而数次被中国潜艇暴揍,美国海军内部开始流行“恐潜症”,这对桑普森也有不小的影响。
桑普森是个非常谨慎的海军将领,他麾下的舰队虽然强大,但是对付潜艇还真没什么把握和经验。由于不敢冒险,因此桑普森到达科隆后并没有立刻下令通过运河,而是派出了三路侦察兵:第一路是两艘小型巡逻艇,一艘勘察河道。另一艘穿过运河在太平洋一侧河口进行警戒;第二路是一队
登陆的步兵,他们乘坐火车赶到巴拿马城,从陆地上湾内的情况;第三路是那架被击落的侦察机,主要任务是搜索中国潜艇的行踪。损失了一架飞机和一艘巡逻艇后,桑普森终于确定中国舰队已经到达巴拿马湾,不过对中国潜艇地行踪依然一无所知。
其实这个时候的中国潜艇还未赶到,巴拿马湾内的中国舰队都是水面舰艇。如果桑普森下令强行通过运河,中国舰队除了用航母舰载机以外别无他法。然而运河还未完工,大型船舶根本无法在河道内掉头,一旦有一艘战舰被击沉。其身后的舰队将完全被阻挡在运河内进退不得。桑普森的谨慎让中国航母的参战时间再次推迟,他派出由两艘驱逐舰和两艘鱼雷艇组成“先锋舰队”。试图强行通过运河,被“华远号”等几艘战舰击退……
巴拿马科隆港,美国舰队旗舰“阿肯色号”。
一个传令兵走进司令舱,将一份电文交给桑普森道:“报告,先锋舰队通过运河后遭到攻击,损失一艘鱼雷艇,其余战舰已经沿着运河撤回。”
见桑普森盯着电文沉默不语,一旁的舰队副司令米歇尔问道:“先锋舰队有没有遭遇中国潜艇?”
传令兵道:“据先锋舰队的报告称,攻击他们的是几艘水面战舰,并没有遇到中国潜艇。”
米歇尔对桑普森道:“将军。看来中国潜艇还没有到达,赶快下令舰队通过吧!”
在美国一线舰队指挥官中,施莱指挥风格大开大合,敢于冒险。不过生活中的性格却是和蔼可亲、乐于助人;桑普森与施莱完全相反,他指挥谨慎小心,但是生活中却相当冷漠。为了胜利甚至可以牺牲手下地性命。听到下属的建议,桑普森并没有理会,而是一脸冷然地问道:“他们有没有在河口现水雷?”
传令兵摇头道:“没有,他们往巴拿马湾内深入了近十海里,但是没有现水雷……”
米歇尔道:“将军,他们即没有遇到潜艇也没有遇到水雷,这我们强行通过运河的好机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