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卷 第45章 留学-《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第(3/3)页

    10月2,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

    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是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的前身,如果卡文迪许培养的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最多,那么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就是诺贝尔得主的摇篮,综合教学水平堪称世界之首。这一天是新生入校的日子,无数怀揣着梦想、理想还有对未来美好憧憬的年轻人走进这座学府。而也正是在这一天,这座建校152的大学迎来了第一批25个中国留学生……

    报师范系物理专业地道人群里,一个中国留学生对身后的一个女性同伴笑道:“飞燕,看来你的魅力没法挡嘛。到了欧洲还是引起围观!”

    由于很多欧洲学生没有见过中国人,因此无数白人学生象看怪物一样的看着十几个中国新生。加上中国留学生中有一个超级美女。使得驻足观看地人更多,甚至还有不少白人学生上前搭讪。被唤作飞燕的女生再次拒绝了一个白人学生的“邀请”后道:“袁龙行,亏你还是队长,一点也不为我挡驾!”

    袁龙行笑道:“我有什么办法?谁让我妹子长得漂亮呢?”

    就在二人调侃中。报道队列地最前端,一个十六、七岁的男生向接待老师地上一份文件道:“您好,我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是我的录取证书和身份证明!”

    听到这话,袁飞燕和袁龙行对视一眼,后者低声正色道:“飞燕,记住他的长相!”

    袁飞燕有些吃惊的道:“他就是特级目标?还是个孩子……”

    袁龙行点头道:“龙头指示过,这个人非常难对付,他的智慧超过常人的想象,所以不要有任何轻敌的心里!”

    “是!”说罢,袁飞燕走出了人群,她要制造一场“浪漫”的邂逅……

    为了能够让中国学生顺利进入各国大学,袁世凯用各种军工技术换取了各国政府的“留学通行证”。给德国的是威廉二世急需的海军技术——“级”技术资料,给英、法两国的是陆军的利器——弹炮技术资料。即便如此,各国对中国派遣留学生数量、专业还设定了严格的限制,而且要求中国留学生每个学期向当地政府报告一次。面对这种情况,袁世凯为了快速提升国内的生产水平,再次与各国进行了一场交易:向各国进口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而唯一的附带条件是,各国工厂要为中国培养操作这些设备的熟练工人。这个时期各个国家都在进行贸易竞争,特别是英德之间的贸易战已经进入白热化。在巨大的采购单面前,英、法、美、德四国纷纷答应了中国要求,代为培养技术工人!

    经过一年多的运作,中国第一批留学团终于踏上欧美的土地。这个留学团一共有10000,其中3000名留学生和7000技术工人。那些工人将进入进入各国的工厂,学习生产工艺,留学生分别派往英、法、德、美等国的知名大学。例如德国的柏林大学、慕尼黑大学,英国的剑桥、牛津,法国自然史博物馆、维尔茨堡大学、理化学院等等。

    在三千名学生中,人数最多的无疑是物理专业的学生。特别在物理学一些冷门、偏门的研究领域中,袁世凯安排了将近1000进行这些方面的学习和研究。这些学生将跟随贝可勒尔(法国自然史博物馆未来的首席教授,1896年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1895年进入法国理化学院任教,96年发现的放射性。)等人学习。虽然这些教授和学科目前还不受人重视,不过在不久的将来,他们所有的理论将早就人类战争的终极手段——核武器!

    这些“偏门”学科的学生们都是袁世凯抚养的“袁姓”孤儿,即自幼没有见过父母,连自己的姓氏都没有的孤儿。他们一共要在欧洲留学十年,而每两年要回国进行一次“汇报”。这些学生不仅要学习各国微观物理的研究成果与方法,还要学习各种实验室的运作和建设。十年后,中国将开展自主的物理学研究,特别是核物理学的研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