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改天换日第一章 新格局-《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第(2/3)页

    为了进一步开化百姓,袁世凯要求夏威夷的强国会总部编写了大量描述西方社会、对比中西差异的书籍,并且刊印后秘密运回国内,在民间大量散布,希望首先唤醒中国那些还算开化地知识分子。另一方面,两江三省县级初等学院基本已经建设完成。各府开始建设中级学院,而三省的首府也相继开始建设高等院校。一个完备地教育体系正在渐渐成型。在新式学堂的教材里,科学知识、西方文化变成必修课,并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各种西方的先进技术。为了避免朝廷以及各种老夫子的排斥,八股技艺、儒家经典等等中学内容依然与其他地方无异,并且每一本教材都写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字样。在教学体制中,袁世凯最重视的是教师队伍的培养。现在三省总共有三所高等师范学院,师范学院的老师全部出身袁世凯最初创办的护国学堂,这些老师的老师培养出来地教学队伍为谁而服务,为谁高唱赞歌可想而知。虽然在所有的教材里虽然没有出现一个袁世凯的名字。不过他抗法英雄、治国奇才、江南发展的总设计师等等头衔已经被灌输到下一代地头脑中。

    1886年,袁世凯向慈禧提了“地方>_.干制”的建议,但是清廷并没有立刻采用,而是把两江作为试点。没料到两江不仅当年就完成了增收四成的目标。1888年更是提前完成了增收八成地目标。当慈禧看到户部账本上的数字时乐得笑开了花,她哪里还有心思去考虑这个数字有多少是袁世凯引进外资而产生的。为了提高全国税收,1889年清廷下令:全国范围内采取地方财政包干制。并且每省当年上交的利税增长一成。这个政策可算是要了各省巡抚的亲命了,他们没有袁世凯的国外背景,无法引进如此巨额的资金与如此先进的技术,而且他们自己屁股上还不干净,所以不敢像袁世凯一样公开自己的账目整肃吏治。为了完成税收任务,各省巡抚只得通过增加税项、提高税额来进行增收。这些政策虽然短期内可以为地方增收,但无异于涸泽而渔。这种情况产生的唯一好处是:其他各省的商人在高税率的挤压下,纷纷开始进入税率较低的两江谋生,顿时两江三省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1889年两江上交财政达到1885年的一倍,超额完成++和园修缮费用、北洋海军建设最大的来源,由于袁世凯的出色表现,加上不断的承诺增收,使得他越来越为清廷所倚重,从而化解了一次次弹劾与危急。遇到事情,慈禧总是一句话:有本事你们也增收一倍让我看看?当然,也有不少官员注意到了两江高速发展的原因。他们以袁世凯依靠外资取得增收为由,纷纷上书要求取消地方财政包干制,不过另一个例子——闽浙——堵住了他们的嘴!

    在江苏成高速发展的时候,由于闽浙总督与两江总督不对付,因此刘铭传一直跟袁世凯“暗中”较劲:你采取地方财政包干制,我也上书这么干;你开洋务工厂,我也开;你搞新式学堂我也搞;你办电话局。我就搞电报局;你搞民用发电站,我就开自来水厂……两个总督“斗气”的结果是:闽、浙、台在两江的带动下,经济、文化紧随江苏的脚步得到迅速提高,六个省份变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共同体。闽浙地发展,同时带来了地方财政的丰富,年年上交利税有所增加——这更加佐证了袁世凯那个“地方财政包干制”的正确性。

    在江苏成为中国经济中心的时候,袁世凯没有“独乐乐”。五年间,三条经济大动脉:金杭(杭州)铁路、金南(南昌)铁路、金济(济南)铁路相继完工。随着这三条动脉的输送,再加上本就发达的水网,大量资源被运送到两江。而两江大量的产品被发散到各地。在铁路的带动下,周边几个省份,特别是基础本来就好的浙江,也成为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886年,袁世凯在为第一条铁路奠基地时候,提出一口号:“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当时成为官场一个笑柄,不过如今铁路到哪,哪就发达,而且商贾几乎是跟着铁路在走。这使得各省巡抚收起了嘲笑的态度,纷纷要求袁世凯把铁路修到他们所管械的境内。甚至有的省份还主动掏钱,把铁路修建袁世凯构架的铁路网上。五年前,袁世凯在长江下游种下的这颗种子,已经开始结出十倍、百倍的回报!

    袁世凯走进洋洋洒洒的春雨中,两旁耸立的卫兵立刻举枪敬礼,袁家奇为他撑起雨伞道:“大人,刚才接到情报,听说日本民间又出现了几起杀害中国留学生的事件!”

    这几年

    军在日本建立地情报网络越来越完善,而且袁世凯有有关日本的情报第一时间报告。听了袁家奇地报告。一旁撑着伞的文增瑞道:“大人,现在我们的发展已经引起日本方面的关注,日本民间大肆传播中国威胁论,而且不少国家都已经开始关注两江。”

    袁世凯边走边笑道:“你知道为什么各国敢在中国如此投资吗?”

    文增瑞跟随一旁道:“还不是因为凯丽集团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袁世凯走到马车前道:“上车说吧。家奇,你也上来!”

    三人登上马车,袁世凯接着说道:“利润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在军事上的弱势。在西方强国的眼里,中国一直是个钱袋,而且还是个没有人看管的钱袋!即便中国人敢反抗,他们也能用坚船利炮把中国打得屈服,从而可以保证他们的利益!”

    文增瑞琢磨片刻道:“大人,那我们引进的外资越多岂不是就越危险?”

    袁世凯叹道:“没错,以前由于路途太远,加上各种国际关系复杂,因此即使中国再软弱,列强们也无法彻底占领,他们只能采取通过商业掠夺财富,通过传教控制中国。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中国以及亚洲有两大改变,让列强们敢于直接进行投资中国。首先是六大财阀地介入,使得各国开始拼命的加速对中国资源的掠夺,各国对中国的投入越来越大,中国在他们心目中地地位就越重要。若是今后中国敢反抗,他们会不惜代价,将中国彻底占领来维护利益。另外,苏伊士运河开辟后,新加坡、吕宋等亚洲殖民地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英、法、德等国的驻军也越来越多,这也是他们敢放手让民间资本介入中国市场地重要原因之一!”

    袁家奇道:“那岂不是将来我们即便能够控制中国,依然无法摆脱列强的掠夺?”

    袁世凯叹道:“我这是在赌博,在我为中国引来技术与资金的同时,将中国在列强心目中的地位大大提高。若是我们掌权后无法抗击强国入侵,那么中国就有可能陷入彻底的灭国的命运——这就是高速发展的代价!”

    听了袁世凯的话,袁家奇道:“元首,我们这些军人一定会为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袁世凯道:“五年,我们打了个不错的基础,可留给我们做准备的时间没有多少了,今后要开始全力发展军备!”

    文增瑞道:“元首,江南军团、广西军团、闽浙军团、还有朝鲜军团都在我们的手里,加上现在越南内乱,大哥派兵进驻,不久后越南兵团肯定也是我们的!我相信就是现在起事,也有不少胜算,即便不胜,象当年太平军那样隔江而治也能做到,何不早做打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