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绪十一年十月(1885年12),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成譞为总理大臣,庆郡王奕劻、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会办,正红旗汉军都统善庆、兵部右侍郎曾纪泽为帮办。设立海军衙门旨在统一全国海军的行政管理,按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政李鸿章负责,因此海军衙门的实际权力掌握在李鸿章手中。由于大部分经费拨给北洋,因此北洋海军的地位远居南洋海军之上,加上慈禧一直下令修缮颐和园等皇家宫苑,使得有限的海军军费还要经常拨支奉献内务府。南洋水师军费仅够维持日常运转…… 光绪十二年(1886年),光绪帝将早就应该亲政。虽然慈禧耍尽各种花招,一次次推迟还政日期,不过迫于各方压力,慈禧在年初下诏:“以自本年冬至大祀丘(祭天)为始,皇帝亲诣行礼。并著钦天监选择吉日,于明年举行亲政大典。”(《光绪朝东华录》) 年后,袁世凯奉召进京,再次住进金鱼胡同的袁府。 刚一进门,袁世凯就向迎接他的刘仲及问道:“老刘,这段时间,易达有没有送来什么关于陛下亲政的新消息?” 刘仲及拱手道:“回老爷,这两天易达从李莲英处得到一个信息,醇亲王等皇室贵族频频被召入宫中,据说是商议陛下大婚之事!” 袁世凯沉思片刻道:“看来陛下亲政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虽然慈禧不会完全放弃手里的权力,不过宫里还是要要早做安排。对了,易达这段时间怎么样?” 刘仲及道:“现在易达的手艺已经练出来了。宫里都称他‘剃刀刘’,大小太监,包括李莲英都让他给剃头。加上您常常让李莲英关照他,能够接触的层次越来越高,消息也越来越准确。” 袁世凯道:“恩,不错,不过还不够,呵呵,要是他能给光绪剃头就好了。还有其他消息吗?” 刘仲及道:“醇亲王年前巡视北洋,李莲英奉慈禧命令以钦差身份随行。结果二人回京复命地时候,朝中一片不满,监察御史朱一新更是上书直言太监干政,乱了朝纲!” 光绪十一年,李鸿章称北洋海军已训练成军,奏请朝廷派大臣检阅。恰逢海军衙门成立,慈禧指派总领大臣醇亲王前去巡阅。醇亲王是光绪皇帝生父,身份高贵,自然要加派太监、御医随行,加上他一直奉行低调顺从的行事风格。因此主动要求派慈禧最信任的李连英随行,以减少太后对自己的猜忌。慈禧对李莲英的宠信到了无可附加的地步。担心他与这些官员一同出行会受委屈,加上她想让一个心腹直观的了解海军如何练兵,因此给了李莲英一个钦差头衔。 听完这个消息,袁世凯道:“李莲英处世圆滑低调,醇亲王为人深沉内敛,就是李鸿章估计都不是他二人的对手……朱一新这个幼稚的书生啊!结果是被罢官还是降职?” 刘仲及道:“老爷分析得没错,朱一新由御史降为主事,要不是翁同龢给他求情,估计这会儿已经被遣戍新疆。” 袁世凯笑道:“我想那李莲英定是有一番精彩表演!” 刘仲及笑道:“李莲英接到圣旨后,马上主动申请将二品顶戴换成四品(清朝祖制太监最高不得过四品)。不仅如此。在海船上,他不住给他预备的豪华地舱舍,坚持住在王爷的套间里,不和任何官员接触。白天只是在王爷面前站班伺候,拿着王爷的长杆烟袋,随时装烟点烟。自称是太后钦派来伺候王爷的。一趟差事回来,李莲英的名誉不知提高了多少倍,醇亲王和李鸿章争着向太后称赞他!” 袁世凯叹道:“这才是高手啊!如果李莲英不是太监,恐怕现在地位不比我低!这些年我们送了他那么多银子,如今他越来越得势,也到了收取回报的时候了……” 刘仲及道:“老爷,还有两个消息跟我们有直接关系。一个是强国会今年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恐怕要对我们采取措施!” 袁世凯道:“没关系,传令各地分会,暂停一切活动,所有人员转入地下。先隐藏一段时间,风声过去后再出来。” “是,另外一个消息来自李府,跟老爷您有直接的关系。” “哦?是什么消息?” 刘仲及道:“去年安插进李鸿章幕府的两个人,现在已经是李府翻译科的一等翻译。他们前几天传来消息,张佩纶已经被李鸿章赎回来了,并且在李鸿章地保荐下,得了个直隶候补道衔!” 袁世凯道:“这是意料中的事情,能跟我有什么关系?” 刘仲及道:“张佩伦刚回到京城,失踪一年多地李经小姐便被李鸿章接回了天津,并且被软禁在李府后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