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呵呵,说说你的看法!” “按照《烟台条约》,常关洋药厘是80两;松江府原来.100。就算我们能够让步到100两,也满足不了们让步到80两,那江苏原来的财政不是打了个八折吗?” 袁世凯听完后笑道:“哈哈……周大人,你放心,我不仅不让他打折,还会让他增长!走,带我去英国领事馆,今天我就给赫德这个面子!” 英国驻上海领事馆。 见到袁世凯,赫德立刻礼貌的迎了上去:“呵呵,中堂大人,在下对您仰慕已久,只是一直无缘得见!” 被一个秃头冷不丁的晃了眼睛,袁世凯十分难受:“呵呵。赫德先生的中文不错啊!” 看袁世凯的便装打扮,赫德不解的问道:“中堂大人,您这是微服出访啊?” 袁世凯笑道:“赫德先生,您作为朝廷客卿,我心里一直把你当作自己人。拜访自己人不用那么正式吧?何况我今天来地主要目的是想跟您交个 赫德同志之所以在中国算个人物,原因就是他早早的体悟了“中国式关系学”——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赫德早年来到中国的时候,与李鸿章成了朋友,因此得到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地机会,而且稳稳当当的干45年!现在袁世凯是朝廷新贵。赫德自然也不敢怠慢:“呵呵,中堂大人太看得起在下了,来请坐!” 袁世凯也不客气,坐下后打量着这个头上稀疏,唇上浓密的英国人道:“赫德先生,既然是朋友相聚,您地这些属下和我的这些属下就……” 多年与中国官员打交道,赫德总结出一个经验:中国人跟你单独谈话,一般都有涉及到个人利益的话题。听完袁世凯地要求,赫德道:“你们都下去吧!我跟中堂大人要好好聊聊!” 看着“无关人等”全部退场。袁世凯道:“赫德先生,这次来的目的您也知道。所以我就开门见山——您提出的那个税厘并征制度,恕我不能接受!” 赫德笑道:“中堂大人,这个不是没有商量,就看您能够在洋药厘上减免多少了……” 袁世凯道:“我有两个底限:第一,江苏洋药厘的征税权力,必须留在地方政府;其二,江苏常关洋药厘最低不能低于300!” 赫德道:“中堂大人,这定得也太高了,您觉得我会接受吗?” 袁世凯笑道:“哈哈……赫德先生,您别着急啊。除了这两个底限。我还有三个非常优惠的条件,而且您肯定会感兴趣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