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汉奸和英雄几乎同样多,这里只是列出部分 【阎应元】:这是裸奔重点推荐的一个人物,一个小小的明朝典吏,以六百少年抵御满清大军,而且还诛杀满清领兵亲王!留下“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的绝唱! 一、【汉奸】 【汉朝】: 1、中行悦:有人说他是汉奸的始祖。从汉民族起源时间来看(汉朝),他确实是汉奸之祖.他适合。当时汉太后窦氏强令他做陪嫁的宦官去的匈奴,好象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必欲吾往,吾必祸汉”。就是说他是怀着满腔的怨愤去的匈奴,并且一生都在为了报复而死心塌地帮助匈奴对付大汉。 2、李广利:汉武帝曾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李广利是汉文帝最疼爱的妃子李夫人的兄长。李广利的功名非战功出身,而是靠的汉武帝对亡去的李夫人思念,爬上去的。李广利缺乏智谋,指挥才能平庸。更有甚者,虐待士卒,贪占军用资财,侵吞士卒粮饱,使许多士卒不是英勇战死,豪迈地醉卧沙场,而是因将吏贪暴致死者甚众,由此可见李广利品质的卑下低劣。 汉武帝征和三年,匈奴入侵五原、酒泉,掠杀边民。两地守军出战,均不利,领兵的都尉(一郡的军事长官)都战死。武帝便命李广利率大军出击匈奴。后来,在与匈奴交战的时候,在京城,汉武帝发现李广利与当年污蔑戾太子“刘据”参与巫蛊案,并导致太子被杀一案有牵连,且李广利的儿女亲家(当时的丞相刘屈髦)发生了巫蛊案(刘屈髦的夫人诅咒汉武帝),于是李广利的家人妻儿被逮捕囚禁。李广利心急家人,立功心切,却因指挥才能低下被匈奴所击败,于是投降匈奴,后被匈奴人所杀。 3、李陵:列李陵为汉奸有很大的争议,他到底算不算汉奸,至今也是争论不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1)李陵确实投降了匈奴;(2)在汉昭帝即位之后,霍光曾经派使者劝李陵回汉,但是李陵没有答应。所以还是列他为汉奸。 4、韩王信:名字叫韩信,为了与同时代的大将韩信区别,后被封王之后,抵挡不住匈奴的进攻,主动投降匈奴,背叛汉朝,被刘邦击败。 【五胡乱中华】: 1、王猛:列他为汉奸实在是没有冤枉这个家伙,当年王猛投奔恒温,没有得到重视,后来竟然投向苻坚,真是其心可诛,其人可鄙。 2、苟?:在被石勒打败之后,投降石勒,却被宰了,呜呼!汉奸之下场。 3、李虎:李渊(唐高祖)的祖父,胡人八国柱之一 4、赵贵:胡人八国柱之一 5、封氏家族:慕容鲜卑的走狗,负责帮助鲜卑族统治和疯狂压榨汉人,整个家族都是走狗汉奸,铁杆汉奸家族 6、阳氏家族:和封氏一样。 7、皇甫家族:和封氏一样 【隋末】: 1、刘武周:本是隋朝的鹰扬府校尉,隋末骑兵造反。投靠突厥,被突厥封为“定杨可汗”,被李唐击败后,继续投降突厥。隋末各路造反的势力中,此僚是铁了心投靠突厥了。 【唐朝】: 1、令狐潮:安禄山叛乱时投靠的,铁杆汉奸。 2、高尚:安禄山的军师,后勤总管。安禄山叛乱的行军路线就是他制定的。 3、严庄:安禄山的军师、后来的伪相 4、崔乾佑:安禄山手下的大将,一举攻破了潼关,铁杆汉奸。 5、田乾真:安禄山手下大将,铁杆汉奸 6、田承嗣:安禄山手下大将,安史之乱时期先后作乱,后来投降唐王朝,割据河北一带。铁杆汉奸 7、韩知古:耶律阿保机手下的文臣,可耻的汉奸。 8、韩延徽:耶律阿保机手下的文臣,可耻的汉奸。 9、康默记:耶律阿保机手下的文臣,可耻的汉奸。 【五代十国】: 1、石敬瑭:这个汉奸为了当皇帝,不仅仅是成了儿皇帝,更是把燕云十六州都割让给契丹了。 【宋朝】: 1、韩德让:韩知古之子,契丹第一汉臣。投靠契丹的无耻汉奸,就是他向萧太后建议的攻宋路线。 2、张浦:宋朝的进士,投靠党项人,鼓动李继迁叛乱。 3、张邦昌:女真攻宋,力主投降。投靠的后自任“楚帝”。铁杆汉奸 4、刘豫:山东守将,女真攻宋时,被立为“齐国”皇帝, 5、高文富:海州的守臣,是一个死心踏地投靠金国的汉奸 6、秦桧:无需多言了。 7、一无名书生:朱仙镇大战失败之后,金兀术已经准备逃离开封了。一位书生拦住金兀术马头:“太子毋走,岳少保且退走。”金兀术问:“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十万,京城(开封)日夜望其来,何谓可守?”书生说:“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岳少保祸已不免,况欲成功乎?”金兀术于是就留在开封与宋议和。悲乎哉! 8、张弘范:张弘范灭宋于此。悲乎 9、吕文焕:襄阳守将,后投降暴元,致使南宋防线被破。 10、夏贵:德佑元年(1275年)正月,贾似道(此人并非大家所想象的奸臣小人,相反是当时南宋所最能干事的了,曾被南宋末年军神盂珙推荐为“总参谋长”的位置)亲出督师,二月,至安庆鲁港,与元兵相遇,大将夏贵先已决计降元,至是不战而去,且扬言前锋已败,摇动军心,致全军溃散。 11、范文虎:南宋降元将领。1273年(度宗赵?咸淳九年),援襄樊(今湖北省襄樊市)时,他怯懦逃遁。两年后,他守安庆(今安徽省安庆市)不战而降,随伯颜入南宋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