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捐建‘家和学校’-《枭雄1990》


    第(2/3)页

    陆野要是选择惜身,没有接受那20%股份,那么她与陆野的缘分,便要到此为止了!

    “老板,我真的好喜欢你啊,求求你,千万不要让爷爷失望才好。”玛丽坐在车中,心中不断的祷告着。

    陆野答应了帮助吕家在大陆修建学校的事情,自然也没有怠慢,立刻联系了特区的于洋和身在东北的阿飞,让二人组织人手,从南北两个方向,分别联系当地的教育署,传达捐赠建校的意愿。

    为了更够让老百姓都记住这些学校的捐赠人,陆野把整个项目命名为‘吕家和’希望学校捐赠计划。

    所有捐赠建设的学校,从教学楼到到内部一切设施,包括座椅板凳等等一切的所有权,在建成之后,全部捐赠给当地的教育部门,成为公立学校,捐赠方只保留学校的命名权。

    所有的捐赠学校,都将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家和小学(中学)。

    有人愿意捐赠学校,对于地方教育署来说,自然是无比高兴的一件事。

    在很多地区的中小学里面,别说是楼房教室了,能有一间砖房教室,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在北方,甚至仍有很多的中小学,都还需要学生自带柴火和煤块,在冬天里靠着烧火取暖。

    就拿栾城来说,此时的市里第一小学,第三小学,仍然使用着土坯房。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而矿区的工人子弟学校,情况要稍微好上一些,小学基本上都已经换上了有暖气的大砖房,中学却还有没有完成改造。

    阿飞接到了陆野的消息以后,第一时间便联系了栾城市教育署。

    传达了港城吕华集团愿意捐建两所小学,和一所中学的意愿。

    栾城市教育署的领导得到这一消息,兴奋的一口就应承了下来,当即便着手为捐建的学校,选择建校地址。

    其实每一个城市,在土地规划上,都有提前规划好的教育用地。

    此时的华夏正处于经济的初发展阶段,上到中心财政,下到地方财政,那都是紧巴巴的,绝大多数的小城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来完成那些规划,通常都是哪里急,先弄哪里。

    现在有人出钱捐建学校,就只要一个命名权,栾城市教育署很快便确定了三块原定的教育用地。

    其中两块在市区里面,一块则是在县城中。

    双方你情我愿,一方着急尽快建设,另一方担心夜长梦多,害怕捐建方反悔,两边算是一拍即合,在阿飞的代签下,双方的捐建协议,很快便完成了签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