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7章 一个体系存在的益处-《满唐红》


    第(2/3)页

    那些婶婶、嫂嫂、兄弟、姊妹,以后遇到了合适的机会,来一句‘就是你虐待的我家小儿’,你怎么下的来台啊。”

    在杨妙言看来,都是自家亲戚,管教归管教,但不能太过苛刻和严厉,不然以后亲戚们之间见面,会显得很尴尬。

    亲戚们要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那这种事情挖苦你,你也不太好反驳。

    李元吉沉吟着没有急着开口。

    杨妙言有杨妙言的看法,他也有他的看法。

    他觉得,教导这些已经被宠坏了的宗室子弟,就必须下重手,不然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毕竟,他们已经不是三岁小孩了,而是十三四岁的半大的小子,一些人甚至已经定了婚约,一两年之内就会成亲。

    所以,他们中间一大部分人的性子已经成形了,并且恶性居多。

    不下重手的话,根本改变不了他们的性子。

    改变不了他们的性子,那么他们无论在军中,亦或者随后建成的潭山文馆,待多久,回到家中以后,都会故态萌发。

    李元吉在这方面的想法很简单,要么不教,要教的话就一定教出一个好人来。

    李元吉不要求他们在学问上有什么进项,也不要求他们一定要有强爷胜祖的能耐,只希望他们能够堂堂正正的做个好人。

    而不是成为为祸一方的祸害。

    这个时代的百姓已经过的够苦了,这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家伙,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凌驾于百姓的头上了。

    他们要是出去为祸的话,对百姓的伤害,远比寻常的官员要大。

    他们要是在不断的为祸过程中,丧失了人性的话,对百姓而言,就是一个灾难。

    李元吉可不希望在不久的以后,亲自动手砍了他们其中一个人的脑袋。

    “此事我自有计较,你不必忧心。”

    李元吉缓缓开口。

    杨妙言见李元吉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不甘的张了张嘴,却没有再说出一句话。

    李元吉看出了杨妙言心里的不甘,就大致的跟杨妙言讲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又安慰了杨妙言两句。

    待到杨妙言的脸色缓和了不少以后,哄着杨妙言去跟其他的孺人们,一起去九龙潭山内捡地软了。

    地软是一种酷似木耳的东西,雨后的山林里,遍地都是。

    昨夜下过一场小雨,今天又不是太热,所以应该能捡到一些。

    冬日里,除了宫里的温汤监,以及宫外的温汤宫,勉强能供应极少的一些皱皱巴巴的蔬菜以外,大部分时候,是没有蔬菜吃的。

    所以一些木耳、蘑菇、地软等干货,就成了冬日里的必备。

    齐王府有管事的专门负责备干货,自然不需要杨妙言去捡。

    李元吉纯粹是让杨妙言去散散心,免得在精舍里一直闲着,总去怜惜那些半大的小子。

    ……

    傍晚的时候,杨妙言捡地软还没回来,李元吉一个人坐在精舍的正屋内翻看另一卷医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