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 形象很重要-《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第(2/3)页
杨子正回到家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睡觉,而是开始写两本书,或者说写两本书的开篇文章,这两篇开篇文章是要尽快刊上报纸的。
他得趁着这个热度,或者说给复社及东林党一个学说上的交待,他到底要传播的是什么学说。
所以,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写好,只能抓紧时间了。
杨子正提笔写下《科学序言》四个字后,抬眼想了想,便开始继续写着。
有人可能不明白,杨子正为什么要把事情做得如此复杂?其实简单一点,直接写两本书出来,然后依靠着中华书局的网点与销售能力,直接卖爆全国,那也不一样把思想传出去了吗?
又是办报,又是与钱谦益、复社混在一起,明着说不喜欢他们,但又要利用他们,但这利用的……还被别人攫取了一部分利益。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例子,不说远的,就说大明末年,为什么李自成与张献忠势力一再的膨胀,甚至一度占领了北京城最后却仍得不到天下人的认可?
怎不见经经纬之大才去投靠张献忠与李自成?
为什么有诸葛亮投奔刘备?
再举个例子,为什么能吸引到大量资金与人才的企业家往往是能说会道之人?最终能打败对手的也往往是能把牛皮吹得震天响的人?
说的迷信一点,这就叫抢气运,马云当年抢走了易趣气运,因为马云的高调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让所有的供应商与顾客都支持了他。
马斯克spacex公司抢走了贝索斯的蓝色起源气运,因为马斯克高调的“移民火星”梦想成为了全球许多人的梦想,所以他获得了‘民意’的支持,而许多人却总把贝索斯当成一个‘小偷’与‘失败的竞争者’的形象。
为什么会这样?美好是需要说出来的,未来的饼是靠画出来的。
所以,当大明无出路时,当李自成祸乱时,当满清入关时。
全天下所有的有志之士在那个时期是去投靠谁?
就像让你去选择公司,你是选代表着未来、先进、朝气的华为、比亚迪、spacex、苹果公司上班,还是去黑工厂上班?
而杨子正就是在塑造一个未来的,先进的,朝气的,无限可能的形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