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负重轮的直径大,行程也会大,比如说,同样走两米的路,大轮转一圈半,而小轮转两圈,这样小轮的使用寿命肯定不如大轮。早期的坦克悬挂系统不先进,减震多采用弹簧,负重轮小不利于安装,而且负重轮多了也会占用车体空间,所以都是采用大轮的多,例如,著名的t-34坦克,采用五对大轮,连托带轮都不用了,直接由五对轮负责,实战中很少有掉链子的情况发生。而现在采用小直径负重轮+托带轮的掉链子仿佛多了。这是不是就是说负重轮越大越好呢?非也。 负重轮大,行程大,安装简单,特别是更能掌握坦克的离地高度要求,同时,方便维修保养,汉斯二战时虎式坦克一相互交错的一堆负重轮,对维修保养的负担很重,虎式坦克因为负重轮的故障很多。为什么不少装几个,不行太重了。小负重轮的优势是,由于直径小,相同的长度下就必须要多安装,这样坦克的重量分摊到每一个负重轮上的承重就少,同时,轮距之间的履带的空间小,履带出现凸凹的程度也小,所以行驶的平稳性好,乘坐舒服。如果按照虎式坦克的安装方式可以肯定非常平稳舒服。另外从力学扭力结构来说,当凹凸面大于轮半径时,负重轮的曲线轨迹是平滑过度,当凹凸面小于轮半径时,负重轮反而会呈现弹跳的运动曲线,所以说,小直径军要比大直径轮的运动平稳性能好,也更适合凹凸的地面。 负重轮的大小要根据坦克的重量来定,并且还要考虑到对地形的要求,同时习惯也是一个因素,很难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当然这个必须建立在合适的基础上。例如,鹰酱的m1a1坦克,60多吨吨重,车体长7.918米,8米了,而履带着地距离只有4.65米,所以7对负重轮的直径也就600毫米左右。比它稍轻的以色列梅卡瓦坦克采用6对轮,脚盆鸡的10式坦克44吨采用了5对轮。所以重量是主因,并不是负重轮越多越好。负重轮多技术也复杂,武器装备的原则永远是在满足了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越简单越好。 最后,小轮的上下缓冲行程肯定比大轮大!行进中也要平稳的多了,配合稳定仪,火炮射击精度也提高嘛! 王洛听到这位学员的问题后,想了一下,根据后世知道的经验好好的给这位同学普及了一下大轮和小轮的优缺点。 最后说到:“我们的新坦克预计是46到48吨,这样重量就比59高了十几吨,后续我们还可以给他换装新装备,重量会继续增加,如果我们继续采用大轮,适应通过性就不好,平稳性也不行,所以重量才是决定是否使用什么样的负重轮的关键所在,懂了没?” 不但那位学员,就连在一旁旁听的祝总和其他人听了他的话都感觉收益匪浅,毕竟有很多理论,目前为止不管是西方国家还是咱们国家都还没有出现,王洛算是开了先河。 “厂长,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麻烦你来给我们上上课,感觉你的理论知识很扎实,一些观念我都没有听说过的,”祝总肯定了王洛的理论,抓住机会,请求王洛。 “行,没想到我还有成为老师的一天,那我就在你们这群大能中班门弄斧了。” 正好给他们上上课,提高一下对于他们对于未来坦克的认识,说不定还能对新坦克的试制有更好的帮助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