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头一次去拜访的时候不是很顺利,她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去了其中一个女孩的亲戚家,但没有能获得这些亲戚的信任,第二天她又做了不少功课,了解了很多另一个女孩的信息,这次是以一个“好朋友”的身份去的,她甚至为了拉近与当事人亲戚之间的距离,在穿着打扮上都是模仿了这两个女生平时交际圈的一些风格。 这一次终于是获得了想要的信息,也就是刚过去不久的几个小时,在人家家里头池素心把手机设置为了静音,从小区出来的时候,才接到了林启的电话。 但这些举动都不会让池素心被敌人的组织盯上,被盯上的原因是另一个。 是在努力走访过程中同时进行的一件事——线上拉热度。 这也是最让林启叹服的一点——她还真就突破了舆论的封锁网。 大致做法就是另辟蹊径,避开了搜索关键词,然后不直接在网上讨论这些问题,而是通过其他的事件来关联这件事,在此期间,一人扮演了多方角色,从中斡旋,引发争论和争吵,再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带节奏,四处蹭热度。 她作为新闻媒体专业的卷王,又身怀巨量的网络冲浪经验,太明白这个时代的“闲时”网友们喜欢看在网上看什么内容了,争论是永恒的话题,各种圈子的敏感点,各种对立的核心点她都能手到擒来,与瞳子只在站活跃不同,她在各种网站都有自己运营的账号,这里蹭一点,那里蹭一点,被人关注到可以增加热度,被讨厌蹭热度行为的人骂了,也可以增加热度,在这场她自导自演的网络大戏中,蹭着蹭着就把这起事件的细节展露在了大量网友面前。 逐渐有人开始关注这件看起来很邪门的事,网友们的想象力本就丰富,稍一引导,就能脑补出大量的阴谋诡计。 虽然在此过程中,热度不断被下架,但挡不住池素心蹭得多啊,她隐隐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再等等就是了,只不过她低估了敌对方的手段,以为账号足够多就可以在安全地呆在幕后操控引导这一切。 然后等来的是不是胜利,而是一辆失控的摩托。 也就是在摩托冲到她面前的那一刻,池素心终于破天荒地感到了害怕,但林启出现救下她,确定她毫发无伤后,这种害怕反而是上升到了顶峰。 这个世界上最让人害怕的倒不一定是自己怎么了,自己在乎的人因为自己的原因受到伤害,反而是更让人恐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