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精彩-《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第(2/3)页
陕北的闹秧歌由来已久,陕北秧歌的传统是走村串户,转院拜年,到了谁家,就算为谁家驱了邪驱了病,保他四季安全生产、无病无灾。除此以外,秧歌队还要拜牲口圈、拜庙等等。
石圪节这次闹秧歌,发起者是双水村,东拉河流域的几个村子,相约好了正月十五去双水村“打彩门”,转九曲也就是转灯。
陕北秧歌主要有三种角色,即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
陕北秧歌的领头人叫伞头,双水村的“田五”田万有,是石圪节有名的伞头。
一手持伞,一手持“虎撑”,两种道具都有吉祥的含义。
伞,寓义庇护众生,风调雨顺。
“虎撑”在伞头的手中,则成为消灾却病的象征物,又是指挥秧歌队表演和变化队形图案的响器。
伞头是秧歌队的领头人,通晓传统秧歌唱段,能即兴编唱新词,根据场地气氛或各家的情况出口成章。演唱时,他领唱,众队员重复他最后一句。
王满银本来兴趣不大,但是周围人对“闹秧歌”盼望,期待已久,热情高涨。
村民扭秧歌的入迷程度,堪比后世大妈的广场舞。
为了闹秧歌,入迷的汉子和婆姨,家里的家务,孩子都不管,走火入魔了一般。
不过比广场舞好一些的是,闹秧歌一年只有这么几天,红火热闹几天,不耽误其他时候。
带动着王满银也是把家里的,花生,瓜子,红枣,核桃的都拿出来了,招待转院的秧歌队。
正月十五的下午,王满银就跟着兰花,带着孩子,来到了双水村,等着看转九曲。
不只是兰花带着一家子回来了,闹秧歌十多年了才恢复,这么红火热闹的场景十多年来第一次可以看到。
双水村在外工作生活的村民,出嫁女儿,都是一家子赶回来双水村看热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