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吊的是谁?-《温酒斩三国》


    第(2/3)页

    “深夜叫大家前来,实有大事也!华雄奇袭?坞!”

    听到这话,所有人神色都是一变,士孙瑞惊呼道:“司徒大人,这――这不可能吧!华雄明明献连环计,他怎可能自毁计策,再说?坞之防,甚是坚固,即便是奇袭,也难有大功,华雄应不会以卵击石的。”

    王允神色肃穆道:“允何曾与诸位有过胡言之时!此事乃华雄派人通知于允,此时此刻,?坞之战怕是已经开始。”

    士孙瑞顿时慌了神说道:“这――这怎么会如此的!华雄到底是要做什么?他想害死我们大家吗?”

    “当务之急,非是抱怨!而应尽快夺下长安城防,使京畿防卫入得我等之手,再配合华雄之兵,方始有与董卓一抗之力,否则华雄一旦事败,事情牵连下来,我等皆难逃一死,以董卓之残忍,我等少得一个抄家夷族之祸。”

    这句话正中要害,让在场所有人心中一惊,董卓的残暴是举世闻名的,谁要是反叛他被他抓住,那下场之惨可是让人无法想象。

    士孙瑞不禁疑惑道:“司徒大人,京畿防卫不是早已在我等控制之下吗?长安各大守将以及防卫之军皆遵我等之令,只需司徒大人下令,他们即可对董卓加以防范。”

    王允摇头道:“此言差矣!我等忠于汉室,皆不是文官,便是小将,而那些为我们所掌握的将领并非效忠于当今圣上,他们只是如墙头草一般,若是连环计成功。吕布与薰卓背心,在他们看来,便是董卓大势已去,他们当然会助我们以遵朝廷号令,但如今董卓依然握着大权,此时想要他们反董卓,除非我等能拿出只要他们一反,董卓必败的可信条件来!不然实在极是为难。唉!华雄这事做得实在太急!只怪允一时之差。竟以为这华雄乃深谋远虑之人。如今看来,亦不过一时兴起,不知轻重之人。”

    其余人等闻此言,登时有些慌了起来,面面相觑地不知该如何是好,王允不禁暗叹了口气,自己所结交地真正忠于汉

    在政务上倒是有些才干。但是说到这些手段,却是意。

    不等他们问话,王允看着众人中唯一的两名武将说道:“他们虽然不会听我们的命令去对抗董卓,但在其他事情上却不会与我们有所冲突,想要将京畿势力掌握在我们手中,还需借助金伊将军和赵宵将军之力!我等之命,尽在二位将军之手!”

    金伊是负责汉献帝车马之人,手下有皇帝的近身侍卫百来人。而赵宵则是长安西门一小将。手下约摸有数百人。

    二人闻言,连忙恭身,金伊说道:“司徒大人但有吩咐尽可直说。只要能保得我大汉天子,金某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王允心中略作计议,将自己想好的方案再详细考虑了一番,这才说道:“不管华雄奇袭?坞是成功还是失败,我等都务必要拿下长安京畿兵权!董卓虽然残暴,祸害苍生,但如今因十八路诸侯之事,董卓已成惊弓之鸟,无论如何,其人绝不敢再生篡汉之心。华雄事败,当与我们共抗薰卓,届时长安京畿之力,尤为重要。不过即使华雄奇袭成功,我等也必要有长安京畿之防。”

    对此,士孙瑞心中明白,万一华雄奇袭成功的话,皇统自然得正,但朝中权臣属谁,却是未知之数,华雄与王允必然成二虎相争之势,王允要是手里依然没有稳固的兵权,那就必然败在华雄手里。此时他不禁庆幸自己把女儿许给了华雄,即便是王允斗败了,自己也可保得一条性命,继续做大汉朝地官。

    而万一是华雄输了,那自己只需要与华雄划清界线,以自己对大汉朝之忠心,与王允之交情,必然也是相安无事。

    他地这番心思当然是没有人知道地,只是以金伊为首的其他人却一脸疑惑,金伊问道:“司徒大人何出此言?华雄既是忠于汉室,若他奇袭?坞成功,则薰卓可灭,圣上将重掌朝政,长安京畿之防谁属,便可由圣上定夺。”

    王允眼神一凛,说道:“华雄此人,虽自言忠于汉室,但依允观之,此人野心不在董卓之下,其与我等相交甚短,又是西凉嫡系,对我大汉之忠心实在难料!况且此人之心机深不可测,所行所为素来出人意料,是以他奇袭?坞若是成功,则我大汉江山只会更形危难!圣上初掌朝政,加之年龄尚小,实难与之相抗,为防患于未然,我等拿下长安城防至关重要。再则华雄今日之举如果是谋划已久,万一成功,极有很可能直取长安!”

    众人闻言各自点了点头,似是被说服了,王允才继续说道:“要拿下长安城防并不难,难在要安定军心,不过如今我等只要操长安城防一夜之工夫,华雄袭?坞之战一有结果,长安军心可定!金伊将军,赵宵将军,你们需选帐下精锐,分往四大城门与守城军营处,先与各大将密谈此事,若是他们听之,则一切好办,若是不听,当要设法软禁之,以待天明!天明一见分晓,他们四位必顺应天命,归心汉室!切记,莫要伤他们性命,否则军心难定!以我等与他们的关系,要软禁他们一夜,应该不难!你二人可愿去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