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君九凝在门外将里面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一听见里面竟然谈崩了,忙推门冲了进去。 “等等!”她大喊道,清脆的声音响彻整个正泰殿,“我答应去和亲!” 文帝狠狠一拍桌子,刘公公不久前才放上去的茶盏都被他震掉了杯盖,他盯着君九凝厉声道:“凝儿,这里没有你的事情,出去!” 君九凝心中百转千回,最终只余感叹,她看向在一旁看起好戏来的梁国使臣,挺直腰板朝文帝行了大礼,朗声道:“父皇,女儿可以自己做主,我答应去梁国和亲,不过请梁国主使回去禀告贵国的摄政王,我有两个条件,他若是能做到,我便愿意嫁他。” 梁国主使轻笑,并不以为意:“公主请说。” 君九凝对文帝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打断她说话,而后才从容道:“第一,既然摄政王想娶我为妻,就得拿出诚意。刚才你们所说的那三条律令,我要求你们以楚国为友,重新颁发。即:梁国皇商不得以赵国合作。梁国上下所有布庄若是从我楚国采购布料,可减税三成。梁国与楚国结为友邻,互不侵犯。” 梁国主使皱眉,对她的得寸进尺十分不满,却不好在明面上提出来:“这些条件得等我回去请示了摄政王才可给予公主答复。” 君九凝不在乎他的态度,本来他就是个传话的:“这是自然,不过还请你们梁国在三日内给我答复。还有第二个条件,便是我身患隐疾,需要一年的时间治疗,所以大婚必须在一年后举行。” 君九凝这么说是因为她不想太早离开楚国,再给她一年时间,暗中巩固一番君清漓的势力,为他扫平一些障碍,她才能放心离开。 君清漓这个小屁孩,平时看起来十分不着调,但在治国断案一道上却是天赋异禀,他在原书后期也是一个智囊般的人物,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假以时日,不怕他撑不起楚国。 梁国主使听了却不乐意:“摄政王早有吩咐,若是长公主应下亲事,我们就得立即带长公主前往梁国准备成婚事宜,这个条件,恕我等不能答应。” 君九凝轻笑一声:“主使大人,规矩是人定的,更何况你们求亲之前也没告诉我们条件。你们出使之人做不了主,就请通知能做主的来。” 她看着脸色变得凝重的梁国使者们,吐字如钉:“还请告知梁国摄政王,三日之内作出答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