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啊。” 李二笑吟吟点头道:“还有五天,张顿和杜卿、无忌,就到长安城了。” 他低头看了看奏折,忍俊不禁道:“观音婢,恐怕你想都想不到,朕看的是什么奏折。” 说完,不等长孙皇后开口询问,便拍了拍奏折,对着奏折笑骂道:“这些奏折,全都是吏部送来的。” “上面写着,关内道的各县县令,全都跑到宫里,找吏部讨要张顿。” 长孙皇后吃惊道:“还有这等事?” “是啊,你说这帮人,混账不混账!” 李二摇着头,嘴角却微微勾起道:“张顿在河东道做的事,让河东道因祸得福。” “关内道的那些个县令,听说了这个消息,就想着希望能把张顿讨要过去,让张顿也帮帮他们所在的郡县。” “他们想的倒美!” 李二哼了一声,道:“如此大材小用,朕岂能同意?此次来宫里要人的那些县令,朕都让吏部的人代为训斥,赶他们回去了!” “张顿不仅是朕的驸马,更是朕手中的一把所向披靡的利剑!朕想革除弊政,还得靠他!” 说完,李二低头凝视着奏折,想了许久,方才缓缓开口道: “五日后,张顿就要回来了,此次他在河东道立了大功,观音婢,你说朕应该如何赏赐他的好?” 长孙皇后俏脸上的神色也严肃了几分,道:“二哥,张顿不容易啊。” 几个字,李二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嗯了一声道:“朕也是这样想。” “百官不待见张顿,因为他触犯了他们的利益,现在的他,在朝堂上就是孤臣。” “他是孤臣,不要紧!” “因为,朕就是他的靠山!” 李二眼神坚定,将手中的奏折放在御案上,轻轻拍了拍,沉声道:“观音婢,朕知道怎么做了。” 长孙皇后脸上露出笑容,将桌上的茶递给他,轻声道:“二哥心里有了主意,妾身就放心了,对于咱们这位女婿,要是二哥不对他好,不用丽质,妾身就第一个不答应。” “这么好的女婿,天下难找!” 李二忍俊不禁道:“朕怎可能会对他不好?” ———— 翌日,照例要上早朝。 一大清早,宫门口就已经站满了身穿各色官袍的文武百官。 “听说了吗,杜公还有长孙公,他们就快回长安城了!” “这一趟他们都不容易啊,一去竟然就是三个多月!” “河东道那边传回消息,这次他们在那边做的事,深得当地百姓的人心啊。” “我也听说了,据传此次他们回京的路上,上万名百姓为之送行,好不热闹!” “哈哈哈,关内道的那帮县令,早他们一步来了宫里,你们猜怎么着,他们竟然来要人,竟然要那个张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