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文武百官心中不由恼怒,赎铜之法改而不废,就是因为张顿而起。 这件事,我们还没找张顿算账。 他哪来的胆量,敢接这个差事? 李二面部肌肉抽搐了几下,拳头都握紧了。 好你个长孙无忌! 搁这给张顿树敌呢? 这一通话下来,百官心里的气全都涌上来了! “其三,也是臣以为最重要的一点。” 长孙无忌仿佛没有察觉出李二正在瞪他,一脸认真说道:“那就是,张顿以新科状元之身,初入朝堂为官。” “他没有欠过朝廷的钱!” “故而臣以为,张顿能够胜任此职!” 李二板着脸,没有看长孙无忌,而是扫视了一眼其他人,问道:“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呢?” 文武百官继续不吭声,心里默默说着。 我们觉得?我们觉得这件事最好不了了之! 谁做都不好! 最好当这件事没发生过! 但是,李二这态度,明摆着是非要追缴欠款,那就只能不吭声了! “陛下!” 就在此时,张亮忽然开口说道:“臣以为,长孙尚书说得对!若是由张顿追缴欠款,臣心服口服!” “此人胆大心细,处事公正,除了他,臣想不出还有谁能比他做得更好!” 李二瞅了他一眼,哪里不知晓他是帮着给张顿挖坑,嗯的一声敷衍着,然后继续望着其他大臣。 “陛下,臣以为张公说的不错。” 忽然,封德彝站了出来,神色肃然道:“张顿确实适合担任辞职。” “陛下,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霎时,陈叔达,萧瑀,侯君集,屈突通,殷开山,段志玄,张公瑾七位国公,肃然站了出来,拱手朗声说道。 然后,他们眼角余光看向了唯一一个此刻没有站出来的李绩。 李绩沉吟了几秒,心里有些抵触。 从武德元年到武德九年,借户部钱的人,殿内站着的大臣们,有一个算一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