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四十一章 改革-《一戟平三国》


    第(2/3)页

    “是的,兴趣这东西得从小培养这才能让他们更好的选择,不能都到了十五六才想自己喜欢什么,这年纪其实就已经完了。”

    吕布点头道,这是这几年几个高等学院都出现的问题,因为考试之后才决定自己喜欢什么,这让很多人都走上了错误的路,既然如此不如让他们早做选择,一直学那些儒家典籍也没多大用。

    “早做选择也好,不是每个人都能吟辞作赋写文章。”

    闫先生对此倒是很赞同,他以前管理官学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学生千千万,但没有一个是完全相同的,每个人都同不同的性格喜好,用统一的方法教是不可行的。

    “可能教书的先生本就不多,如今这么一分科目岂不是更缺人了。”

    张先生有些为难,他们去地方上就是因为缺人,想地方上尽一些绵薄之力。

    “这个就只慢慢来了,所以才更需要两位先生坐镇晋阳,各地学校的教书先生都得从晋阳出去,上梁不正下梁歪,源头一定要把控好。”

    吕布笑着说道,两位先生德高望重,但毕竟只是个人,去了地方上可尽的力有限。

    “不错,我们太急了,想要更好的教学就要从源头抓起,先生的才学德行都要严抓。”

    张先生被吕布这么一说,立刻明悟过来,想要更好的开展教化一味地铺展开来是不行的,质量一样要抓好,而源头就是培养出的先生。

    “对了,荆州那边庞德公就快来晋阳了,这位是荆州名士,来了晋阳我想也不会为官,倒是能往学校安排。”

    吕布又说起了荆州的事,庞德公在元日之后终于准备来晋了,那些襄阳大族之人也像牛皮糖一样跟着过来了。

    那些荆州大族的想法吕布很清楚,无非就是害怕自己算账,跟着庞德公一起来能有个求情的人。

    “我倒是听闻过庞德公,他在荆州名士间很有名望,才学德行在天下那都是有数的。”

    闫先生对其他地方名士也有了解,庞德公那就是荆州名士之首。

    “这考卷的批改还要劳烦两位先生,今年参加大考的人也不少,但质量下降了,今年的卷子可能会不好看。”

    吕布又说起了大考的事情,大考之前他稍微了解了一下,人才还是有的,但整体质量比起以前下降了很多。

    “这大考已经连续举办好几年,天下人才总归有数,除去那些一心隐居的和淡泊名利的,今后可能会更差,比较一名人才需要十几年的培养。”

    闫先生并不意外,这些事早就有预料。

    “所以以后大考也要改,我准备把入学的和入士的分开,入士的三年一考,入学的依旧每年举行。”

    吕布点头道。

    “嗯,这样也好,学识都需要时间来沉淀,毕业就让他们入士有些太早了。”

    闫先生赞同道,以往吕布太缺人才,直接考试入士也是权宜之计,如今国家逐步走入正轨也该改改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