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一时之为-《三国:汉中祖》


    第(2/3)页

    诸葛亮抚须沉吟,说道:“陛下所言乃合兵事之妙,但伐凉之事不能如此视之。凉州之地对曹魏而言,乃是南下夺陇之地;而对于大汉而言,乃是肘腋之患。曹魏定不会坐视,我大汉治理陇右,凉州士卒在上,陇右百姓亦不能安宁。”

    “魏军对此多有重视,调集大军把守凉州,但又因粮草不便,无法抽调大量兵卒支援,因此竭力拉拢凉州士族及羌人部民,囤积粮草,整军备战。先前文长英勇善战,兵出湟中,大败凉州士卒,郭淮丧胆,夺取西平郡。”

    “是故凉州今岁以来多有空虚,人心思动,但曹真又调士卒前往凉州补充军力。若我等不乘胜追击,待逆魏稳定凉州,逆魏席卷重来,届时再行夺凉州,恐并不易也。”

    刘禅微微点头,也明白诸葛亮此时出兵的目的。

    经历曹魏伐汉失败后,如今大汉在局部上有优势,但是诸葛亮担心夜长梦多,多给曹魏时间,会让曹魏卷土重来。

    诸葛亮迟疑半响,同时推测说道:“另外,臣担忧曹魏迁凉州金城、武威、张掖等郡百姓入关中安定郡。届时河西数郡上千里之间了无人烟,我大汉得凉州只得其地,而不得其民,则难以派兵驻守,得凉州又好似不得。”

    闻言,刘禅不由动容,如果真按诸葛亮所说,无主之地的凉州对于大汉而言根本无用,包括之后出兵关中,也不能提供帮助。

    毕竟凉州与关中离得太远,从凉州出兵关中,还不如直接从陇右出兵。陇右出兵关中翻越陇山,顺水而下,不过数日便可直抵关中。

    面对广阔无垠而又荒无人烟的凉州,大汉根本无法驻扎大军。而曹魏却可以依仗迁入安定郡的凉州之民,原地屯有大军与大汉相持于陇山一线,遏守住萧关道,曹魏就随时可以从高平一带出兵凉州。

    大汉想迁百姓于凉州,曹魏骑兵奔驰而至;大汉军屯,曹魏又可以派军吞之。那时候主动权,就不在大汉手上,而是转移到曹魏手上,除非大汉不要凉州。那么曹魏迁河西数郡之民入关中,待休养生息数年后,就可重夺凉州。

    至于大汉想将蜀锦卖给西域,别开玩笑了,凉州人口本身不多,百姓居住都在沿途河西走廊,一旦迁走,沿途据点没人,商队补给从哪里来,要知道从金城郡到凉州西部的酒泉郡足足有千里之遥。

    刘禅沉默良久,开口说道:“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幸好逆魏,并无此念,要不然我大汉得无主凉州,除了剪除北面之忧,却又要与逆魏僵持与陇山一线。”

    刘禅此时已经完全明白诸葛亮为什么着急出兵了,现在越早出兵越好,要不然等以后,曹魏真把百姓迁走,大汉没地哭去。

    诸葛亮听着刘禅对于人地关系的总结,不由眼前一亮,说道:“陛下此言尽得其中精髓,逆魏欲存凉州之地,则必人地皆失,若存凉州之民,则人地皆可存。”

    刘禅沉吟半响,问道:“若相父起兵北伐,千里运粮,军粮恐怕只够数月之用,不知相父可有把握在数月之内夺下凉州。”

    诸葛亮抚须微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一个月前,鲜卑单于轲比能邀亮一同发兵,共讨逆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