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阅卷-《穿入聊斋当剑仙》
第(2/3)页
县丞、府学来的两位教授与县教谕也分别唱出自己的分卷情况。
三千五百六十九份考卷,有文气的只有三百九十五份,一等文气三百零五份,二等文气六十份,三等文气二十份,四等文气五份。
其余试卷,连阅卷的机会都没有,将集中焚毁。
陆放道明初阅情况之后,取出一份表格填上,盖上了官印,便道:“诸位如无异议,签字画押!”
四人均无异议,各自签名盖印。
第二步是甄别别字与犯讳,凡是有别字与犯讳者,皆不取。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在文教薄弱的偏远下县,参考的学子少,童生不足数之时,会回过头来找,不过犯讳是绝对毙掉。
如果说写了别字只是粗心,犯了讳就是态度问题。
这一步骤五人合阅,三百九十五份试阅一张张看,通过的不标注,被刷下的,要标注别字与犯讳处,连同试卷一起存入学政档案。
五人都有至圣先师提供的文气护身,提供了旺盛的精气和体力,阅卷快速又有效率,当甄别完成,刷掉了三十五人,还余三百六十份。
童生从这三百六十人中择取。
“签名画押罢!”
陆放在表格上阐明情况,签名盖印,其余四人也纷纷签名盖印。
天色已接近傍晚,陆放看了看天,便道:“诸位都辛苦了,先用了膳也不为迟!”
“依堂尊安排!”
四人拱手施礼。
大周科举,对考官有严格要求,阅卷期间,不许擅离大殿,殿后备有马桶如厕,五名考官互相监督,现实中也不存在考官沆瀣一气,互相勾结的情况。
以县丞为例,县丞的品级低于县令,起佐贰之责,却是由朝廷任命,县令对县丞只有参奏权,没有罢免权,两者天然对立。
不过凡事没有绝对,假如一县的县令与县丞勾结在一起,很快会引起府城警惕,两者去其一,绝不姑息,哪怕只是为了避嫌,县令与县丞在私下也没有来往,在公事上常常争执。
堂下有吏员端来饭食,五人吃饱喝足,继续阅卷。
三百六十份试卷,按常理来说,文气第二档及以上足数,就不会从第一档取用,但是考虑到也有文气稍逊,而墨义上佳的文章,本着对学子负责的态度,依然审阅一遍。
这一次,只取三十卷,定童生名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