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那么多的假想敌-《那年1981》


    第(2/3)页

    明天晚上我来拿,我急着用。”

    也不给大算盘子拒绝的机会,说完就走了。

    然后他又去几家亲戚朋友那里,这家三百,那家二百的借。

    在供销社开车的宋其烈被他摊派了五百块钱。

    宋其烈来送钱的时候,说这些钱是偷着借的公款,跟人说好月底还回去。

    意思就是希望他六叔月底的时候还他。

    肥田自己手里有三千多块的存款,原本以为这就是巨款了。

    现在要承包砖窑,他才发现三千块钱实在有点杯水车薪。

    末后,大算盘子给他弄了三千块钱。

    从亲戚朋友和本家手里,一共借来五千。

    又让宋其廷从村里的账上暂时挪出四千。

    加起来有一万五了。

    所谓“抓蛤蟆摆老虎阵,”肥田知道肯定用不了这么多钱,但是多准备下一点有备无患。

    他相信只要把合同内容再改一改,加上许多限制条件,大仓最多也就出到一年五千。

    即使往上加,也加不多。

    新的承包合同里,加上了从村里买土这一项。

    也就是说,以后不管谁经营砖窑,并不是免费取土,而是要花钱买了。

    毕竟地表的土层就那么厚,你把土挖走了,这一片田地就没法种庄稼了。

    相当于你得买地烧砖。

    这一条对大仓来说,应该是最致命的限制。

    但是对村长来说,就不算限制,毕竟他可以跟会计宋其廷造假嘛。

    另外,如果他经营砖窑,属于集体的五零大拖拉机基本可以免费用。

    运输成本几乎为零。

    砖窑烧的煤,有一部分可以报成大队部的烧煤。

    砖窑的工人,可以跟几个不错的,给他们记成义务工,这样相当于用集体的钱给一部分工人发工资。

    反正他有很大的空间让砖窑的成本降下来。

    他跟宋其廷算过,各种成本降下来之后,按照五分钱一块砖的价格卖出去,砖窑一年的净利润至少一万。

    甚至还要多。

    也就是说,即使每年的承包费提到六千,七千,他们至少还能有三四千的利润。

    可如果大仓继续承包,他会在合同里让砖窑的经营成本大幅上升。

    高到大仓无法承受的程度。

    不出所料的是,当村里新拟的合同拿给大仓看的时候,大仓直接傻眼了。

    “六大爷,哪有这样的,承包砖窑,本来已经给村里交钱了,怎么还要花钱买土?”

    宋其廷不阴不阳地反驳道:

    “那都是些好地,你把土挖走了,没法种庄稼了,这不是钱啊?

    你挣钱,村里搭上好地,没这样的道理吧?

    你嫌合同苛刻,哎,其富,你能接受不?”

    “接受,接受,挖了村里的地,给钱是应该的。”宋其富连连点头。

    大仓死死盯着宋其富,一脸的不可置信:“三哥,要是再加上买土的钱,可就真的赔本了!”

    宋其富不敢跟大仓直视,闪烁道:“赔不赔的,我自己有数。”

    “唉——”大仓长长地叹口气,“都说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你这又是何必。”

    宋其廷催促道:“大仓,你到底怎么决定的?”

    “好吧,我也接受。”大仓蔫蔫儿地说。

    “合同你接受了,承包费你出多少?”宋其廷问。

    大仓答道:“上次不是说了,一年五千。”

    宋其富立马说道:“我出五千二。”

    大仓就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宋其富:“三哥,有钱没处花了?”

    肥田村长悠悠然地开口道:“大仓,你是不是管得太宽了?”

    “好吧!”大仓咬咬牙,“我出五千五。”

    “我出五千六。”宋其富毫不犹豫地跟上。

    “五千七。”

    “五千八。”

    “五千九。”

    宋其富伸手比出一个六:“六千。”

    大仓慢慢坐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