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翌日。 贾芸先去宁波府衙堪合身份报道之后,又马不停蹄赶往慈溪,终于在日落前到达慈溪城外的驿站里落脚。 其实在古代,冒任夺官的高级骗子屡见不鲜。 虽说如此,盗官这事实际操作起来,从官员赴任的手续上看,有相当的难度。 古代官员调动一般是通过朝廷中枢程序调动和官凭赴任。 朝廷在选拔官吏时,为了防止地方势力做大、徇私舞弊,采取了所谓“本籍回避”制度,也就是任官者不得在本乡本土任官。 官员赖以验明正身的只有两样物件:委任状与身份证明,这是官员上任所需要的官凭。 两份文件详细注明了赴任官员的基本情况,如姓名、籍贯、年龄、体貌特征等,同时还印有吏部的章印。 委任状经过专门设计,用料讲究,设计精美,不是那么容易被仿冒。 除了携带了不易复制的凭证,官员上任前的流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冒任难度。 官员赴任要先去省里找布政使报道,拜见上官,换公文,然后去州府,各级都有任命文件,吏部各级官印印鉴省里也有留存,所以不会发生冒名的情况。 西游记里唐僧他爹被杀后被人冒名顶替根本不会发生。 还有一点,为了让官员顺利赴任,朝廷也有相关的防范手段。 比如花押制度,最大限度的从根源上防止冒官事件发生。 “花押”承袭于“画押”,但在形式上另有突破。 它不再是中规中矩地签名,而是将个人姓名经过草书书写,或者改变成某种暗含艺术情志的图案或符号,花押相当于古人的艺术签名。 当官员入仕为官时,需要行文到吏部。 这样一来上级以及交接的官员,就可以通过花押对文书真伪进行验证,笔迹的验证也逐渐成为赴任官员验明正身的一种方式。 驿站厢房中,贾芸沐浴更衣,褪去了一身的风尘仆仆。 刚坐下喝会儿茶,贾文琳敲门进来。 贾芸问道:“茗哥儿去慈溪城内了?” “一刻钟前就进城了,属下派了两个兄弟跟着。”贾文琳拱手回道。 贾芸虽是县丞,佐贰官,却也是官员,而且还是县里的二把手,上任却不能悄悄的,而是要事先通知县衙。 府县设官是按正官、佐贰官、属官、教职、杂职等顺序排列,吏典、差役、幕友、家人等没有纳入职官序列。 正佐相互辅助监督制使佐贰官的赞治、任事、监督的职权得以正常发挥。 但也存在佐贰官职权萎缩,正佐之间矛盾难以协调,彼此监督不力等问题。 所以,能否和知县处理好工作关系,将是贾芸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当然,关系是相互的,知县估计也会琢磨将如何和新上任的县丞相处。 贾芸点了点头,见贾文琳一板一眼的,不由笑道:“琳叔,私下里咱们相处,不用这么拘谨的。” “那不行,规矩就是规矩。”贾文琳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般,“老爷如今步入官场,咱们亲卫的规矩要首先立起来,这样才不会出乱子。” 贾芸点头道:“也罢,既然你坚持如此,我也就不劝了。” “不过我还得多说一句,琳叔回去跟族叔族兄们叮嘱一下,我希望咱们来慈溪手是干净的,走的时候手依然干净,晓得我的意思吧?” 贾文琳拱手应道:“老爷放心,谁要是手不干净,不用老爷吩咐,属下就会先打断他们的手,回族里后还会交由族人们发落,看他们今后能不能抬起头来!” 贾芸微笑着点点头,刚要说话,就见薛蟠抱着一个长长的木匣大步走了进来。 “你拿的是什么?”贾芸起身问道。 薛蟠笑着说:“记得有一次你说想要把好剑,这事儿我就记心里了,这不,我费了不少功夫,终于帮你置办了一把好剑。” 说着,他将木匣递给贾芸。 贾芸脸色一喜,接过木匣后,走几步,拿到桌上放下。 打开木匣,就见里面放着一把漆黑的六面汉剑。 汉剑通常一米一以下以单手剑为主流,一米二以上则双手为主。 盒子里的这把剑有一米二长,但以贾芸的力气,单手拿着,也犹如拿根木条罢了。 这把六面汉剑,其本身设计体现着秦汉时期粗犷大气的风格,平直的剑身是为正气,狭长的剑刃是为霸气。 汉剑剑身挺直,剑刃由两度弧曲而伸,入鞘则朴实无华,出鞘则锋芒毕露。 可以说非常准确的代表了中国儒家文化的温良谦恭让和外圆内方的风格。 而其中所蕴涵的“藏”与“显”都是这种精髓所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