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老童生与老账房-《越打越强的小强》


    第(1/3)页

    此话一出,包括龙小石、李占春在内一些聪明人都领悟到了,不过依旧有些人懵懵懂懂。

    看着众人的神情,李信这才一个个仔细打量起来。

    最后目光落到了龙十三附近。

    对于龙十三,文武秀才出身的李信自然一万个佩服,虽然对于龙十三的来历没人敢寻根究底,但在李信心目中,    “他文武双全,虽然号称是游方僧,但估计以前家里不是像我这样的,就是家境富裕的”

    “机缘巧合才成就了眼前的他”

    再看时,此时他才发现今日在龙十三的身后多出来一张方桌,有两个老者正坐在上面奋笔疾书。

    前面说过,龙十三虽然屡战屡胜,民望、声望俱佳,还获得了好几个富裕的州县城池,    按说在大明的每一个州县城池里都有县学、州学,加上城里富户较多,有很多读书人才是。

    但依旧没有多少真正有才能的人主动投靠他。

    当然了,最后跟着他走的读书人自然也有不少,但大多数无外乎这两种情况:

    一是久试不第的老童生,眼下,只有过了由县令主持的考试,并有资格进入县学享受官府的免费食宿学习者,方可称为秀才,或者廪生。

    三十以前,就算再老,还是有机会通过县令的考试的。

    但超过三十岁还不能中,除非你贿赂了县令,大概率是不会再中了。

    这样的人,自然会读书识字,但显然不是聪明人,要知道,就算是八股文这样的应试考试,    你要是一味死读也是不成的,需要你时时总结体会才行,更要多方拜读主考官的文章、诗词等。

    聪明人,无论是放在一个条条框框里,抑或是天马行空,都会脱颖而出,但笨人显然是不行的。

    于是,若是四十岁还未能考中秀才,这些人心中的怨恨、偏激自然就出来了,最终会导致对社会的不满。

    不过,若是到了六十岁还没考中,又继续坚持参加考试者,县令多半会看在他年老的份儿上让其通过。

    可惜,为了生计考虑,这样的人显然不多,但一个县的读书人只有一成的人有可能被录取,于是,    大多数在三十岁以后就不会再读书备考了,    而是干起了其它营生。

    于是,    三十岁到六十岁之间还坚持不懈参加科举考试者,一个县也不会太少,读书不宜,一旦考中就能鸡犬升天,在古时阶层严重固化的环境下,读书便成了唯一的途径。

    龙十三拿下交口堡、介休县、灵石县、霍州后,便获得了大量的书生,但主动跟随他的就是些这样的人。

    虽然普遍不大聪明,但矮子里拔将军,终究有合用的。

    薛之恒,今年五十岁了,介休县人,正是这样的老童生,智商普通、情商普通,胆气也普通,但不乏识人之能,他认为龙十三就是能改变他的命运的“明主”,一开始还是普通跟随,拿下霍州后,就彻底归心了。

    像薛之恒这样的人还有几十名,但都以薛之恒为首,他也是李信的两个助手之一,在小强旅里,有人私底下称呼他为“首席书吏”。

    山西之地,由于靠着察哈尔、土默特、袄儿都司三大蒙古部落,边境贸易的机会非常多,加上中原王朝历来有三个腹心,北京、洛阳、西安,这三地恰好有都挨着山西,于是山西很早就有了经商的传统。

    到了明代,山西又居于九边的中心,随着“开中法”的实施,更是促进了晋商的进一步发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