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明月几时有-《大唐烈》
第(3/3)页
鲜于踆这话令李俶皱起了眉头,在李俶在跟李佐国对饮的时候说这种话显然是很失礼的表现,鲜于踆居然没有注意到李俶的表情,接着刻薄的说道:“不过李将军是武将,诗词不行情有可原,写不出来是正常的。”
李俶不高兴的说道:“佐国写不写的出来还轮不到你来评说吧?本王觉得佐国是作得出好诗的,况且品评的事情是两位学官的事情,鲜于公子请稍安勿躁。”
鲜于踆被李俶一番话说得难受,就气鼓鼓的坐下了,李佐国这时放下酒杯说道:“那笔墨来,我就作两首诗和陈先生一起交给两位学官品评吧。”
笔墨送上后李佐国一挥而就,自有仆役将李佐国写的诗和陈文旭的一起送到两位学官处,两位学官就开始观看。
鲜于踆见李佐国想都没怎么想就写了,以为李佐国没什么好作品,得意非凡,认为李佐国要出一个大丑,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要等两位学官等会品评时专门嘲笑李佐国。
只一会白姓学官就惊呼:“好诗啊好诗,应景切题,精彩,好好好。”连呼三声好,交给旁边的钱姓学官看了之后这位也连声叫好。
鲜于踆不由得意起来,以为是陈文旭写的诗被称赞,拉了拉大哥鲜于杰的袖子,示意鲜于杰来说,鲜于杰的想法和鲜于踆差不多,不过他毕竟是在官场混迹多年的了,不动声色的说道:“两位学官大人看到佳作可要念出来给在座的人一起欣赏才好啊?不知道这次诗会夺魁的是谁?”
两位年老学官都镇定下来,还是由白姓的学官开口:“今日诗会有两首诗为老夫两人共同认为是此次最佳,也就是后来加入的两位大人中的一位所做。”
鲜于踆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白学官接着道:“这位夺魁的就是李佐国李将军。”鲜于踆的笑容一下卡在了脸上,不可置信的说道:“怎么可能是李佐国?”
白学官满脸不高兴的瞪了鲜于踆一眼:“老夫二人还没有老眼昏花,今日两首咏月诗一出,还是出自老夫两人品评,老夫两人此生无憾了。”
听到两位学官对于李佐国的诗如此推崇,众人都大感兴趣,李俶就说道:“那块请两位将佐国的佳作念给我们听一听。”
白学官点点头拿起手中李佐国写的纸签开始念了起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诗是李佐国克隆的李商隐的嫦娥,诗中没有一句提到月字,却反映的正是月中嫦娥在月宫中悔恨自己偷得灵药成了仙,却天天在寂寞中孤寂。
此诗立时令在座的每一个人沉醉,每个人都代入这诗的意境之中,令人越咀嚼越回味,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晁宗率先叫好,众人也如梦初醒纷纷说好,白学官点头笑道:“这首诗是佳作,如果是往年诗会,拿到圣上面前也是能够夺魁的了,不过跟下面一首比起来,这首就要逊色许多了。”
白学官也不卖关子,接着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作一出,满座皆惊,这水调歌头豪迈洒脱,令众人更是陷入品味之中不能自拔,李俶更是不停的重复其中的句子,唐时文风陷于华丽,失于轻浮,李佐国这水调歌头来自苏轼这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怎么不令这些盛唐之人为之倾倒?
整个厅中鸦雀无声,所有人沉浸在这水调歌头的意境之中,所有的国子监的学子都一脸崇拜的看向李佐国。
这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出现了:“这就好了?好在哪里?可别是乱评的吧?”正是鲜于踆这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开腔了,鲜于杰自己也在欣赏李佐国的这两首佳作,没想到自己弟弟一个没留意就开口放了一个巨大的黄腔,鲜于杰羞愧的满脸通红,真是丢脸丢到姥姥家去了,看到白学官和钱学官两个老头眉毛都气得快要立起来了,鲜于杰连忙拉起还要嚷嚷的鲜于踆,和同样满脸羞愧的陈文旭向李俶告辞之后逃一般的出门去了,丢了这么大的一个人鲜于杰也没脸再在这里呆下去了。
这两兄弟一走厅中的气氛就更加的融洽了,在来宾的交口陈赞中李佐国最后差点喝醉,酒宴结束之后李佐国离开的时候都是摇摇晃晃的了,不过厅中的众人也没有好,被李佐国一个人喝倒了一大半,连李俶都喝多了。
李佐国摇摇晃晃骑在马上往家里赶去,头顶一轮明月当空,有了八分酒意的李佐国没有料到因为自己的两首咏月诗,他在长安再次成为了焦点人物。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