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楚师傅,这东西现在能卖多少钱?” 楚风认真的分析道,“宝友, 这东西历史价值高,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好说的。” “那行,谢谢楚师傅, 继续请癞蛤蟆上来吧。” 楚风点头一笑, 挂断了连线。 “等等?这家伙什么意思?” “扒出来一串这东西就牛了?说我们是癞蛤蟆?” “不就一串字老铜钱,谁会拿这东西表白啊。” 直播间就像打翻了醋坛子一样,酸的不行。 楚风接通下一个连线。 “楚师傅,俺这有个坛子,您帮忙看看。” 楚风定睛瞧了一眼,这坛子就有意思了。 上半部分的釉都微微有些泛白变色了,整个坛子的配色也很有意思,上红下绿。 “宝友,你这坛子有点意思啊,能给大家说说是怎么来的吗?”楚风笑呵呵的问道。 宝友也不吝啬,憨厚老实的笑道,“这坛子是俺出去玩的时候,在一个山村里花几十块钱买的。” “俺看到它第一眼,就觉得它是老物件,那家人用它拿来腌咸菜,我就买了回来。” “俺上网查了查,觉得它很可能是商周的陶瓷坛。” 不用等楚风开口,直播间里的网友就发表结果了。 “抬走吧抬走吧,换下一位,这个没戏了。” “真是商周的物件,人家会拿来腌咸菜吗?” “笋都让你夺完了。” “说不一定啊,网上不是有很多人都喜欢到一些山里的老村子里去捡漏吗?” 楚风淡声对连线的宝友讲道,“宝友,你这个咸菜坛子不是商周的啊,是上周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商周,上周。 楚风特意把这两个词的发音咬的特别重。 宝友一愣,认真的把罐子底部翻上来,对楚风喊道,“那楚师傅,这个地方不还有落款吗?” (本章完) 第(3/3)页